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那良鎮的鄉鎮美食

那良鎮的鄉鎮美食

在飲食方面十分講究精粹,註重色香味全,那良粉的最大特色是以調料為主,以濃溶為宗旨,以炒功為上乘,烹任出各種色香味全的美味佳肴,現將其中最著特色的地方民族,且風味兼融的十大民菜,先推價那良粉類如下,如果妳去那良鎮壹定不能錯過這些美食。 那良的卷筒粉的做法很特別,鍋上燒開水,在水中放壹個用白布繃緊的壹尺來高的圓木罩,白布臨邊開個寸余直徑的透氣孔。用勺舀上磨好的米漿,往布上攤平,蓋上蓋子,幾秒鐘後掀開蓋子,用薄薄的寬如尺的竹片輕輕剔起,放壹些炒熟的肉末、木耳、洋蔥做的餡,或椰菜做的餡卷成筒狀就是名副其實的卷筒粉。吃時配以特制的鹵汁,味道好極了。

客家地區的經典小食,與客家菜蘿蔔丸有異曲同工之妙。 五香狗肉:狗肉250克,小茴香、桂皮、丁香各6克,蔥、姜、蒜、醬油、料酒、白糖各適量。將狗肉洗凈,放入鍋內,加水燒開。放入小茴香、桂皮、丁香以及蔥、姜、蒜、醬油、料酒、白糖煮到狗肉酥爛,取出切成片,放回湯內即可食肉喝湯,用於腎陽不足,腰膝軟弱,四肢不溫,陽痿不舉等癥。

選方

①治脾胃冷弱,腸中積冷,脹滿刺痛:肥狗肉半斤,以米、鹽、豉等煮粥,頻吃壹、二頓。(《食醫心鏡》)

②治氣水鼓脹浮腫:狗肉壹斤,細切,和米煮粥,空腹吃,作羹臛吃亦佳。(《食醫心鏡》)

③治虛寒瘧疾:黃狗肉煮臛,入五味食之。(《綱目》)

④治痔漏:熟狗肉蘸藍汁,空心食。(《世醫得效方》)

脾胃屬土,喜暖惡寒。犬性溫暖。能治脾胃虛寒之疾,脾胃溫和,而腰腎受廕矣。若素常氣壯多火之人,則宜忌之。

俗話說:“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寒冬,正是吃狗肉的好時節。 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所以有的地方叫香肉,它與羊肉都是冬令進補的佳品。狗肉營養價值 很高,每100克狗肉含蛋白質14.5克,脂肪23.5克,可與牛肉、豬肉相媲美,而且含有鉀、鈣、磷、 鈉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是理想的營養食品。 [制作材料]

主料: 豬夾心肉(軟五花) 5000克

調料: 鹽 750克 白砂糖 250克 醬油 40克 辣椒油 10克 大曲酒 125克 五香粉 8克 各適量

制作工藝

1.選料:選用新鮮豬體中部的五花腩肉,肥瘦適中者最佳。

2.切條:選好的豬肉割去皮層,切成長40厘米、寬1.4厘米的肉條。

3.腌制:切好的肉條加食鹽、醬油、曲酒、白糖、辣椒油、五香粉攪拌均勻,腌漬8小時,隔4小時攪拌壹次。

4.晾曬、烘焙:腌好豬肉條穿上細麻繩,掛在陽光下晾曬,夜間放入烘房烘焙。如此連續3天,至肉質幹燥,即為成品。

食譜營養 豬夾心肉(軟五花):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將牛腩洗凈血汙,放入鍋中煮三十分鐘,撈起切成小塊,放入調料腌制。將蔥頭、姜塊、蒜頭放入油鍋中炒香,下牛腩塊並將香袋(裝有蒜頭、沙姜、魚尾、桂皮、川椒、小茴、八角、甘草、草果、陳皮、蟲蛻、胡椒粉、丁香、醬油.、料酒等配料的紗布袋)置於其中,放入牛骨湯。燜三至四小時,再將原湯倒入煮沸,並加入味精等。

與牛腩相配的米粉煮法也與壹般煮法不同。用時只需在沸水中燙熱,撈置碗中,加上牛腩及原汁,還有配料即可食用。亦可添配那良風味食品。其特色不僅鮮美、滑嫩、消渣、甘香還爽口。 制作材料

主料乳豬壹只。

調料白醋150克,飴糖、甜面醬、白糖各150克,蔥、蒜,醬豆腐、五香鹽、麻醬、玫瑰酒、實用油、豆腐各50克,汾酒25克。

制作過程

(1)將乳豬從背部劈開,去內臟、洗幹凈,將五香鹽均勻地塗在豬腔內。用鐵溝掛起,曬幹水分。

(2)醬豆腐、芝麻醬、汾酒、紹酒、白糖、蒜、蔥、豆腐放在壹起拌勻,塗在豬腔內,腌3~~4小時。

(3)用沸水燙皮,再塗上飴糖和白醋對制的糖汁,曬坯,防入60℃爐溫的烤爐中,備坯5小時,備用。

(4)備好的乳豬用旺火烤制,待豬皮呈現棗紅色離火,用刀片皮裝盤。配甜面醬、白糖蘸食。

特點

棗紅色,皮脆酥香。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