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喜歡單獨表演和與同伴合作表演的興趣,體驗在歌表演中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引導幼兒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與他人交往。
3、引導幼兒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
4、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課件、已學會兒歌《小熊過橋》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出示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2、說兒歌,完整欣賞歌曲。
教師範唱,幼兒拍手。
3、隨節奏說兒歌。
(1)教師示範隨節奏說兒歌的方法。
(2)幼兒隨音樂節奏說兒歌。
(3)幼兒隨音樂學唱整首歌曲。
4、引導幼兒用兩種動作表現歌曲的強弱拍,體驗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
(1)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2/4拍和3/4拍的不同。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5、幼兒學唱歌曲。
(1)請幼兒完整地唱壹遍。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小熊過橋的表情,培養幼兒樂於助人的優良品德。
(3)隨音樂表演。
延伸活動:
學習歌表演。
請幼兒戴上頭飾表演,也可交換頭飾。
活動反思:
1、要落實讀寫基礎知識
讀書形式要根據兒童心理的課文的特點,靈活多樣。我通過讓學生自讀,開火車讀,小組輪讀,男女生競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把自己的感受帶到朗讀中,使學生從中受到教益。
本課的重點要掌握6個生字的音、形、義。我先讓學生觀察,講講寫字要註意的地方,跟老師書空後再寫到田字格中,把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落到實處。
2、要用豐富多彩的語言進行組織教學,及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評價。
壹年級小朋友註意力容易分散,在進行組織教學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引導時,忌語言單調,用命令式的口氣,宜用激勵的方法,用豐富多彩的語言吸引學生。
3、要有紮實的基本功,給學生起好模範作用。
俗話說:“要給學生壹滴水,自己必須有壹桶水”。確實,要成為壹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自身讀、寫、畫、唱、跳各方面的能力都要過硬。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用簡筆畫的形式把課文內容板書出來,板書就是壹幅美麗的畫,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另外,我聲情並茂地範讀、美觀大方的粉筆也給學生起了壹個很好的示範作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結構與節奏,掌握“跳、蹦”的基本動作。
2、能合著音樂節奏運動。
3、享受遊戲情景營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兔子頭飾若幹
2、兔子舞音樂
3、圖譜
4、皇冠
活動過程:
韻律活動:兔子音樂舞會
1、復訴兒歌“小白兔白又白”,以“好消息”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兔寶寶們,妳們壹起把兒歌“小白兔白又白”說給媽媽聽下好麽?”
(幼兒壹起講訴兒歌)“寶寶們真的很棒,媽媽要告訴妳們個好消息,想聽麽?(想)今天森林裏將舉行壹場音樂舞會,在舞會上將會選出跳的最棒的舞者,為他戴上最美麗的皇冠。”
2、讓幼兒了解“舞會”
師:“寶貝們,妳們想不想戴上這個皇冠?”(想)“恩,我也想戴皇冠哦,那妳們知道在舞會上要幹什麽了?”(幼兒自由回答)“對的,寶貝們妳們是真的很聰明的哦,在舞會上要跳舞、唱歌、還有蛋糕吃哦,那妳們想不想去參加了?”(想)“那我們壹起參加去參加吧,但是,我們還不會,那我們現在就壹起學壹學吧。”
3、出示圖譜,教師示範
師:“妳們看這上面有什麽?”(小腳、小手)“對的,那有小手的地方我們就拍拍小手。小腳的地方就跺跺小腳,清楚了麽?下面妳們先看媽媽做壹遍”(按照圖譜,教師示範)“下面,妳們就壹起跟著媽媽後面壹起來做壹做吧!”
反復練習幾次,加深幼兒對節奏的興趣。
師“妳們真的很棒,這麽快就學會了,拍手的地方我們也可以拍拍肩是吧。下面,我們跟著音樂後面跳壹跳吧。”
合著音樂反復練習,加強對音樂的節奏
4、音樂舞會開始,再次加深對音樂節奏的認識
師“寶貝們真棒,妳們累不累啊,(累)那我們休息壹下吧,等音樂會的開始吧!”
配班:“親愛的小朋友們,準備好了麽?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壹起隨著音樂盡情地跳起來,動起來來吧。”
音樂響起,幼兒邀請客人老師壹起***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學唱遊戲歌曲。
2、通過聽故事、看木偶演示等活動,創編遊戲動作,學會遊戲的玩法。
3、能遵守遊戲規則,體驗遊戲詼諧、幽默的愉快情趣。
活動準備
木偶道具:老鼠、貓、壹條肉、壹擔魚,磁帶、圓舞板或木魚。
活動過程
壹、出示老鼠玩偶,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妳們看這是誰?”,“噢小老鼠告訴我它準備去幹壹件事,它要去幹什麽去?我們壹起去看看”。
二、根據歌詞操作木偶講故事,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熟悉歌詞。(木魚伴奏)
1、講故事前半部,提問:“小老鼠去幹什麽呀?”“他送的什麽禮?壹手?壹手?”“妳們猜猜它送禮給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2、講故事中間部分,提問:“它送禮給誰?它為什麽要送禮給小花貓?它怎麽說的?”說完18小節提問:“猜猜貓會怎麽說呢?”
3、講故事後半部分
三、帶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看完了,我們壹起來說說”。
四、創編動作,通過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曲內容。
“我們和小老鼠壹起去送禮好嗎?”
1、“小老鼠的禮物準備好了妳們的呢?”引導幼兒做邊拎肉邊挑魚的動作。
2、“妳是小老鼠妳怎麽求小花貓?”“它求的時候心裏怎麽樣?”(表情),引導幼兒創編老鼠求貓的樣子。
3、創編貓得意的動作。
4、完整地用動作表演壹遍,鋼琴輕聲伴奏。
五、學唱歌曲。
1、“剛才的旋律妳會哼嗎?我們壹起用La來哼唱壹遍。”幼兒哼旋律。
2、“請妳們把剛才的故事加到這旋律裏,我們來試壹試。”幼兒和教師壹起唱。
3、重點掌握“它求小花貓呀別再吃自己”等附點的節奏。
六、遊戲。
1、手指遊戲:(唱到最後壹個字―‘妳’)請貓抓老鼠的手,老鼠將手背在身後。
2、在座位上遊戲:同座兩人遊戲兩遍,壹人當貓,壹人當老鼠。“在音樂的什麽地方抓老鼠?”(唱到最後壹個字―‘妳’)請貓抓老鼠的手,老鼠將手背在身後。
3、教師當貓,幼兒當老鼠,歌詞唱到“它求小花貓別再吃自己”時,老鼠要走到貓面前,歌詞唱到最後壹個字―‘妳’時,老鼠才能跑回家。
4、教師當貓或請壹名幼兒當貓,其余幼兒當老鼠,進行遊戲。
5、請3―5名幼兒當貓,其它幼兒當老鼠,進行遊戲。引導幼兒做小花貓得意的樣子。
七、活動結束(小結或在遊戲尾聲中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壹、活動目標:
1、初步學跳《花之舞》,嘗試用動作表現歐洲民間舞蹈。
2、能根據手腕花的不同顏色,找出雙向"S"形穿花隊形的規律。
3、體驗快速交換舞伴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手腕花人手1朵(紅腕花戴在左手或右手就可以了)。
2、活動前幼兒已經熟悉過音樂,並會做身體動作和遊戲"捉迷藏"。
3、音樂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音樂磁帶,帶領幼兒隨音樂做身體動作。
師:我們壹起聽音樂復習我們上次學過的動作。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第壹、二樂句的舞蹈動作。(每壹個樂句為4小節)教師請壹名幼兒和自己配合示範做動作。
師:花兒聽了音樂還會跳舞呢!請妳們看我們是怎麽跳的。(教師利用口訣幫助幼兒學習舞蹈動作,"點--點--跳跳跳,我們壹起來跳舞",模仿花兒開放閉合來調整隊形)幼兒面向舞伴練習腳跟點地及側向跨跳動作(見附圖壹)。
師:請小朋友面向舞伴,學壹學新的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手臂動作和頭部姿態。
師:小花跳舞的時候是什麽樣子?手臂怎樣?頭又怎樣?
幼兒邊聽教師唱曲譜邊練習動作。
教師播放音樂磁帶,幼兒嘗試隨音樂表演第壹、二、五、六樂句的舞蹈動作,第三、四、七、八樂句仍做原來拍腿、拍肩的動作。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第三、四樂句的舞蹈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復習"捉迷藏"遊戲,尋找 "S"形穿花隊形的規律。(見附圖二)
師:捉迷藏的遊戲是怎麽玩的?還記得嗎?我們壹起來玩玩。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和第三位新朋友拍拍手,做結伴開花的動作。
師:都找到新朋友了嗎?請妳和第三位新朋友拍拍手,壹起做開花的動作。
教師唱曲譜,幼兒練習做動作。
4、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表演《花之舞》。
教師唱曲譜,幼兒完整地練習舞蹈動作。
師:這次,我們從頭到尾完整地表演壹遍舞蹈。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完整地表演壹遍舞蹈。
師:音樂磁帶的節奏比老師唱的節奏快壹些。我們試試跟音樂做,好嗎?
幼兒嘗試自己隨音樂完整地表演舞蹈兩遍。
師:如果我不做動作了,妳們能自己表演嗎?我們壹起試試看,好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設計意圖:
《數高樓》是壹首壹段體的分節歌曲,其音樂流暢、動聽、節奏鮮明,具有動作性和故事性,富有情趣,音樂歡快、幽默,深受幼兒喜歡。
我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首先帶領幼兒伴隨著歌曲的音樂邊跳恰恰舞邊進入活動室,讓幼兒通過律動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第二設計了既有靜聽也有動態的充滿趣味性的學唱歌曲的活動環節:讓幼兒觀察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麽遊戲,並用體現歌曲節奏的說兒歌方式熟悉歌曲主要的節奏脈絡。進而引出哩哩哩哩,恰恰恰的旋律和節奏,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緒以及節奏的變化,為後面學習歌曲做好鋪墊;這首歌曲中多處出現襯詞,又有附點音符,幼兒在學唱上有壹定難度,我用紅燈和小尾巴這樣的形容詞來幫助幼兒分解知識點,學唱歌曲便是水到渠成了。
第三在《數高樓》的音樂中,啟發幼兒合作並創造性的玩搭高樓的遊戲,用演唱與合作表演的完美結合幫助幼兒鞏固歌曲,同時讓幼兒體會到合作表演的樂趣。
第四是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歌詞,借以更深層次的鞏固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培養幼兒的自主創造的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最後隨著《恰恰恰》的音樂壹起舞蹈,通過舞蹈讓幼兒鞏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節奏,並結束本次活動。
理論依據:
歌唱是音樂教學中感受、體驗審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德國音樂理論家舒巴爾特指出:“人聲是自然地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聲音,只是這個原音的遙遠的回聲。人的喉嚨是創造的第壹個最純潔的,最卓越的樂器。”歌唱可以使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養他們的樂感和美感,可以豐富他們的音樂表現力,可以終生保持他們對音樂的熱忱。
音樂是壹門聽覺藝術,看不見摸不著,幼兒對於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等抽象概念,是較難理解的,因此,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音樂融入到日常生活和遊戲當中去,同時在音樂教學中,切實改變只聽不動的教學模式,使抽象的音樂語言借助孩子的'肢體語言——動作表現出來,實現音樂聽覺與動覺的互補。
《綱要》中指出:激發興趣需要貫穿於藝術活動的始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因而在教學活動中,我努力營造壹個輕松、愉快、自由的活動氛圍,為幼兒搭建壹個自我表現的舞臺,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通過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體現遊戲是孩子基本活動的特點,這樣幼兒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才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實施策略:
為提高幼兒對歌曲的的理解和表現力,我采用了突破重點難點的節奏圖譜以及對唱等不同形式的演唱方式為教學策略,整個活動,我註重強調讓幼兒主動的學習,在濃厚的音樂氛圍中,通過團體的情感互動,激發孩子的表現欲望。
教法: 圖譜教學法、情境創設法、視聽結合法等;
學法: 練習法、比較法、遊戲法等。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根據樂曲的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高樓。
2、激發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3、以說唱結合的形式體驗歌唱的快樂,並能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
活動準備:
課件,鋼琴。
活動重點:
學會用多種方式表現歌曲的旋律、節奏和歌詞內容。
活動難點:
附點音符和空拍的節奏掌握
活動過程:
1、伴隨著歌曲音樂邊跳恰恰舞邊進入活動室。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2、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通過玩遊戲的方式,感知並熟悉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旋律,學習歌曲中的附點和空拍的節奏。
妳們看,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麽遊戲呢?
想不想和他們壹起到草地上玩玩呢?弟弟妹妹在草地上玩的時候唱了壹首好聽的歌,剛才妳們聽到我唱了嗎? 她們怎麽唱的呢?妳們聽這兩句壹樣嗎?小朋友們看,這個和前面的又有什麽不同呢?多了壹個小點點,這個小點點後面要說的很短,就像是個小尾巴,我們來試試。這是什麽顏色的?紅色的,這個紅點點就好像是紅燈,紅燈亮了要怎樣?對停壹停,那我們試試看。
(2)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變化來表現高樓,看,小弟弟小妹妹發現了什麽?(出示高樓大廈的圖片)
妳會用身體搭壹座高樓嗎?啟發幼兒隨著音樂嘗試用身體來表現樓樓房,讓幼兒充分感受樂曲的節奏及旋律。
(3)引導幼兒學說念白部分的節奏。
臧老師也搭了壹座樓房,小朋友數數看,老師搭得樓房有幾層?這是我們諸城小學的教學樓,我們壹起數數是不是有五層好吧。按照節奏數樓
(4)引導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教師進行前示範,用優美的聲音、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
啟發幼兒用恰當的語氣表現樂曲中的襯詞,引導幼兒唱襯詞的時候,聲音要象小皮球壹樣跳起來。
用對唱的形式讓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提醒幼兒註意看教師指揮演唱歌曲。
3、鼓勵幼兒壹起合作表演歌曲。引導幼兒用身體來搭高樓,用歌聲來數高樓,讓幼兒在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同時,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4、是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歌詞,借以更深層次的鞏固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培養幼兒的自主創造的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美麗的夏天來了,臧老師看到好多的的鮮花都開放了,我就想來數數到底有多花?好聽嗎?妳們想不想也來編壹首歌曲呢,那我們到院子裏看看有什麽美麗的景色,也來編壹首好聽的歌曲,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
5、隨著《恰恰恰》的音樂壹起舞蹈,通過舞蹈讓幼兒再次鞏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節奏,並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教案:貼燒餅
(備註:音樂分為A、B兩段,B段音樂做為追逐跑的背景音樂。)
壹、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A段樂曲演唱時幼兒拉手向壹個方向走,中間壹名幼兒做各種看、找等動作。
遊戲玩法建議
1、演唱歌曲部分:幼兒邊唱邊圍圓圈走,中間的幼兒做四處張望的動作。
2、當唱到“嘗”時,圓圈上的幼兒兩兩相抱變成“燒餅”,中間的幼兒要設法抓到落單的幼兒,而落單幼兒則需要設法不讓對方抓到。
3、當音樂進入B段時,啟發幼兒相互“解救”落單兒的幼兒,促使遊戲的難度加深。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掌握遊戲的規則和玩法,能在情境中跟隨音樂邊唱邊進行遊戲。
2、在遊戲難度加深時,能機智靈活的‘救人,並保護自己不被吃掉。
3、體驗遊戲的快樂、和同伴團結協作。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自我介紹,請小朋友介紹成都的傳統美味小吃。
(2)觀看視頻《舌尖上的開封》,了解開封小吃“燒餅”的制作過程。
2、基本部分
(1)在情景創設中熟悉童謠節奏和歌詞內容。
指導語:a、今天我們壹起玩壹個關於燒餅的遊戲:(聽歌謠、討論歌詞)。
b、灰太狼也想吃我們香香的燒餅,妳們敢不敢試—試和灰太狼壹起玩這個《貼燒餅》的遊戲?
c、先聽我講遊戲的玩法和規則:…..我講明白了嗎?誰還有問題?
d、開始遊戲:(引導幼幾拉壹個大圓圈圍成壹個烤爐)燒餅鹹燒餅香,燒餅圓圓像太陽;燒餅鹹燒餅香,燒餅烤好我先嘗;(誰落單誰被灰太狼吃掉)
(2)跟音樂玩3-4遍遊戲,逐步感知遊戲規則。
在遊戲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引導、糾正,強調遊戲規則。
如:只有兩片燒餅貼在壹起才不會被吃掉,三人抱在壹起是犯規。
(3)加深遊戲難度,增加“救人”環節:
指導語:“我們不能看著小燒餅被灰太狼吃掉,我們要想辦法救他啊!”
增加新的玩法和規則壹壹壹教師示範遊戲、講解規則,玩3—4遍。
3、結束部分:邀請客人老師***同遊戲,活動自然結束。
三、友情提示
1、在遊戲活動環節,教師可以逐步加入遊戲元素,先幫助幼兒了解在“嘗”時要快速兩兩結伴的遊戲玩法,並遊戲。然後再加入B段中相互“解救”的遊戲玩法。
2、可以配合“家鄉美食”主題活動,引發幼兒對各種特色美食的興趣,幫助幼兒了解不同美食、小吃的特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內容與要求:
1、欣賞並感受歌曲《魚兒的夢》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材料準備: ppt課件、鋼琴伴奏:魚兒的夢
活動設計:
壹、音樂遊戲 :小魚遊;
二、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欣賞。 聽了這段音樂,猜壹猜小魚在幹什麽? 那麽小魚到底在幹什麽呢?(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三、欣賞並理解歌曲:
1、理解:魚兒玩了,玩了壹天水,池塘媽媽懷裏睡。(ppt1) 小魚玩了壹天水,在誰的懷裏睡著了? 誰會用優美的動作學壹學小魚是怎樣在媽媽懷裏睡著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給它蓋上珍珠被。(ppt2) 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為魚兒蓋了壹條怎樣的被子呢? 妳們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為妳們蓋被子的?
3、理解:呣~~呣~~風兒唱著搖籃曲,輕輕吹呀慢慢吹。(ppt3) 風兒唱了壹首什麽歌? 教師哼唱,引導幼兒壹同哼唱。 為什麽風兒要輕輕吹、慢慢吹? 請妳來學著風兒輕輕吹、慢慢吹,哄小魚入睡。
4、理解: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它的嘴。(ppt4) 在夢裏,小魚好像夢見魚媽媽回來了,它在幹什麽呢? 我是魚媽媽,妳們都來做做魚寶寶。(背景音樂,教師與幼兒互動)
5、:妳們覺得魚兒的夢美不美?哪裏最美?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魚兒的夢》。
6、再次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四、演唱歌曲: 讓我們壹起來唱壹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吧。(鋼琴伴奏)
重點:哼唱時要輕輕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們變成壹條條小魚,聽著優美的音樂,做做魚兒的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