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哈尼族的飲食文化有什麽特點?

哈尼族的飲食文化有什麽特點?

哈尼族世代以農耕為主,特殊的生活環境使哈尼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跟我壹起來看看吧!

哈尼族的飲食文化知識。

哈尼族大多生活在中國的雲南西南部等地。他們是生活在雲南紅河地區的山民。他們以農業為主,擅長梯田種稻,坡地種茶林。哈尼族的飲食文化和節日文化相映成趣,形成了獨特的哈尼族風格。

哈尼族有兩次日食,以大米為主,玉米為輔。他們喜歡吃幹米飯、粑粑、米粉、腸粉和涼粉。他們還剁碎瘦肉,用大米、姜末、八角和草果煮粥。他們喜歡吃糯米粑粑,包在香蕉葉裏,和鹹肉壹起吃。

哈尼族也很愛吃肉。豬、牛、羊、雞、鴨大塊吃。大碗喝酒是主人的待客之道。客人跟著想法,大家聚壹聚,散壹散。在村子裏,壹些人殺了豬和雞或者做了美味的食物。所有上了年紀的男女都被邀請壹起吃飯,肝臟等最鮮嫩可口的部分都被提供給了老人。

哈尼族還有壹道怪菜叫“百旺”,是用豬血、羊血、狗血生剁而成的。哈尼族艾尼支系稱之為“阿雅馬嘴”。以剛宰殺的豬、羊、狗的血為主要原料,或把瘦肉、肝、腰切碎炒熟,撒上辣椒粉、八角面、花椒面等調料,快速攪拌,不失時機。這道菜看著嚇人,吃著香,味道醇厚,麻辣鮮香。被列為豬、羊宰殺時不可或缺的名菜,也是哈尼族熱情招待客人的壹道菜。

紅河南岸的哈尼族擅長將豆豉與豆稭灰混合制成風味獨特的豆豉。幾乎每餐都用它做配菜,吃法多種多樣,被稱為“哈尼味精”。用它做的“麻雀肉松醬”非常好吃。

哈尼族飲食文化特征

長街宴是哈尼族最有特色的飲食。壹般在十月(紮勒特)舉行,其他地區在安瑪塔節(祭拜村神)舉行。根據哈尼族傳統的物候歷,農歷十月的第壹個龍日是新年,持續13天。為了迎接新年,全村人壹起聚餐,每家都制作壹張竹桌,上面擺著自家最好的哈尼族風味菜肴,壹個挨著壹個,故名?長街宴?。吃飯時,大家邊敬酒邊跳舞唱歌,並請村裏的老人坐在前面的桌子上,以示尊敬。有的地方把長街宴從村裏搬到了縣城。最多的時候擺了三千多桌,壹萬人壹起吃飯。非常壯觀,所以進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最長的宴會?。如今,哈尼族龍街宴民俗旅遊節已經舉辦,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遊客。

哈尼族飲食文化常識

哈尼族過去以當地大米為主食,玉米為輔,喜歡把大米和玉米蒸成米粑粑、米線、卷米粉、豌豆凍。哈尼菜肴風味豐富,其中哈尼豆豉遠近聞名。哈尼豆豉是以大豆或黃豆為主要原料,在鍋內蒸熟,在密閉容器內發酵,然後曬幹而成。比較有名的風味菜有蜂蛹醬、泡椒芭蕉心、酸筍炒麂肉、肉松醬、橄欖魚清湯、螃蟹燉蛋清、水煮蛇丸等。

哈尼族的蔬菜品種不多,多以屋旁、小田裏、山區的青菜、蘿蔔、瓜類、豆類、芋頭等為主。根據哈尼族的社會分工,大部分蔬菜由婦女種植,管理粗放,產量低。除了秋收儲存的豇豆和老瓜,壹年四季需要的蔬菜都是女人采集的野生植物煮著吃。他們采集的野菜主要有蕨菜、樹甜菜、樹頭菜、羊奶菜、臭菜、水芹菜、魚腥草、細芽菜、水白菜、馬蹄葉、金雀花、梨花、鱖魚花、杜鵑花、香蕈、木耳、雞樅等。

哈尼族食用大量肉類,以豬、牛、羊、雞、鴨、蛋為主,也吃魚、泥鰍、鱔魚、田螺等水產品。他們的烹飪方法主要是煮,炸和腌制。過年過節,肉類豐富,往往會把新鮮的豬、牛肉的幹凈肉和骨頭分開取出,把幹凈的肉腌制成臘肉和幹巴待客。

喝茶喝酒是哈尼族人的愛好,喝的酒多為自釀的甜白酒,醇厚甘甜;用文火泡茶喝。即先用銅鍋或大壇子把火坑裏的水燒開,再燒開時加入茶葉煨著喝。壹般壹天只喝壹杯。

長街宴是哈尼族最有特色的飲食。壹般在十月(紮勒特)舉行,其他地區在安瑪塔節(祭拜村神)舉行。如今,哈尼族龍街宴民俗旅遊節已經舉辦,吸引了大批海內外遊客。

看完哈尼族的飲食文化,誰還看:

1.巴馬的飲食文化

2.中國有哪些傳統的飲食文化?

3.桂林龍脊梯田有什麽好吃的?

4.桂林各景點的五個導遊詞。

5.桂林導遊介紹

6.淺談飲食文化的特色旅遊

7.廣西有哪些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