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經典曲目有《驚夢》,《皂羅袍》,《遊園驚夢》,《牡丹亭》,《班昭》。
1、《驚夢》是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昆曲《牡丹亭》中壹出經典段落。主要內容描寫了青年男女的相互愛慕,大膽追求自由愛情,堅決反對封建禮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顥)朱(朱熹)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虛偽和殘酷。
2、《皂羅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壹段唱段《遊園驚夢》就是用該曲牌演唱的,皂羅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畫了杜麗娘千回百轉的心態變化。
3、《遊園驚夢》是昆曲《牡丹亭》的壹個曲目。作者是中國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其中最為引人入勝的當屬杜麗娘與柳夢梅那亦真亦幻的愛情故事。
杜麗娘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壹日,背著父母和塾師,和丫環春香到後花園遊春,花香鳥語,觸景傷情,遊倦之後,回房休息。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在花園中相會,並有許多花神壹起來為他們做媒。
杜麗娘的母親來到床前將女兒喚醒,母親看見女兒神情恍惚;囑咐她以後少去後花園。杜麗娘雖然應允,但心裏仍在追戀夢境,不久竟憂郁成疾。
4、《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描寫了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體現了青年男女對自由愛情生活的追求。此劇壹經問世,便有許多傳奇效果。據記載當時有少女讀其劇作後深為感動,以至於“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尋夢”壹折時感情激動,卒於臺上。
由明至今,《牡丹亭》幾乎成為昆曲之代名詞——昆腔巍然曲宗,牡丹艷冠群芳,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5、《班昭》是上海昆劇團於2001年排演的大型歷史劇目,它壹出臺就以其精良的制作、深邃的意境、華美的表演征服了圈內外的廣大學者和觀眾。
該劇把嚴謹的歷史觀、細密的戲劇觀和華美的文學觀精到而和諧地結合在壹起,描寫了才女班昭編纂《漢書》的不凡經歷,用時代的筆觸和思維揭示了文人內心的悲壯和淒美,奪人心魄,發人深思。
百度百科-驚夢
百度百科-皂羅袍
百度百科-遊園驚夢
百度百科-牡丹亭
百度百科-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