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簡稱“邢”,古稱邢州、順德府。
邢州,今邢臺市在隋、唐、宋、金時的舊稱,元、明、清稱順德府。隋開皇十六年(596年)以商周時的“邢”而設,邢是井方國,有3500年歷史,商代祖乙遷邢為商都,歷祖辛、沃甲、祖丁壹百余年,至南庚再遷後成為北方屏藩。
西周封周公第四子在邢國,疆域在太行山以東,故黃河以西,滹沱河以南,漳河以北,先後傳二十世,歷五百余年,是周代53個姬姓封國之壹。邢國是太行山以東具有征伐權的元侯之國,歷史上多次率領諸侯與北方戎狄作戰,邢侯搏戎載於史冊,在中國北方占有重要地位。
順德府,今邢臺市在元、明、清時的舊稱,隋、唐、宋、金稱邢州。元朝(1262年)忽必烈特取《易經·坤卦》“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之意,升邢州名為順德府,屬中書省,至元二年升順德路,明復順德府,清沿明制,隸屬直隸省。
民國二年(1913年)廢順德府,1925年切府城廂(橋東)設順德市,1928年廢市屬邢臺縣,1983年設河北地級市-邢臺。
擴展資料
邢臺悠久的歷史湧現出郭守敬、李牧、魏征、宋璟、劉秉忠等先賢,走出了郭威、柴榮、孟知祥、孟昶等帝王,千古壹帝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
邢臺也是唐朝皇室祖籍地(唐祖陵),發生過堯舜禪讓、胡服騎射、巨鹿之戰、黃巾起義等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事件,有破釜沈舟、鹿死誰手、民脂民膏、腹背受敵等近百條成語、典故源自邢臺。
位置境域:邢臺市位於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華北平原中部,晉冀魯三省之中。北緯36°50′~37°47′,東經113°52′~115°49′之間。
東以大運河和山東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鄰,北及東北與石家莊市、衡水市相連,南接邯鄲市。市域東西最長185公裏,南北最寬80公裏,總面積12456平方公裏。
百度百科-邢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