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米收割上來之後,經過浸米、磨漿、濾幹、采漿等工序,做成壹摞壹摞幹的米粉,曬幹後的米粉捆紮成壹紮紮,故稱紮粉,這樣也方便了攜帶。幹的米粉煮後瀝幹變成濕的米粉,就可以開始了第二輪的加工,而炒紮粉最為風行。
炒紮粉前,將幹紮粉用溫水浸發至手捏不易斷,抓壹把豎起來不易軟倒為止。然後,洗清瀝幹待用。鋪料有瘦肉絲、不白菜、嫩蒜苗,均切成寸長段。火候要適中,將豬油燒至六成熱時,倒入肉絲煸炒,依次加入肉絲、蒜苗、小白菜,再加入少許湯料、醬油、紅椒末,成金黃色後,再放進紮粉拌炒。最後放入姜絲、胡椒粉、味精,澆上少許香油拌勻起鍋。家鄉的紮粉,炒法看似簡單,但其水土所孕育出的獨特的韌性和香氣,卻是其它的米粉所絕不能有的。紮粉已經成了宜春小吃的壹部分,家鄉人食之,好之,習之,那從滋滋的鍋裏冒出的香氣,不知讓多少飄泊異鄉的遊子千萬次夢回鄉裏,思之,念之,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