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獨特的風味食品,在汀州同樣廣泛流傳,世代相襲,至今仍在許多鄉村保留。擂茶是將適量的大米加進芝麻、黃豆、花生、茶葉以及桔皮等擂制後,熬煮而成由於長汀客家喜歡將大米加進擂茶中,所以又叫擂米茶。
擂茶風味獨特,清香,微苦,呈灰綠色,稀糊渾濁,客家人不論大人小孩,都以喝擂茶為習俗。
2、三角豆腐餃
三角豆腐餃是明清以來長汀筵席中的佳肴。此菜制作頗為考究,是用豆腐做皮,瘦肉、香菇、冬筍、蔥白等做餡,精工制作而成。汀州廚師制成的三角豆腐餃,皮白肉香,鮮嫩甜美,在豆腐菜肴中獨具壹格,別有風味。
3、白斬河田雞
長汀民間烹雞的方法多式多樣,以白斬河田雞最為著名。它以其香、脆、爽、嫩、滑和易脫骨而深受贊譽,為汀州自古以來之名特優佳肴,向來被列為閩西客家菜之首。
其雞頭、雞爪、雞翅尖更是下酒好料,俗有“壹個雞頭七杯酒,壹對雞爪喝壹壺”之說。1986年省閩菜評比中,“白斬河田雞”榮獲地方特殊風味菜點稱號。
4、麒麟脫胎
麒麟脫胎又名“麒麟鉆象肚”,為長汀清代官席中之上乘珍品。相傳很早以前長汀司前街有個鄭姓富戶,其家婦女為求多子,常在豬肚內逐層填入小狗和烏雞媛、白鴿、麻雀、野山參等清蒸服用。此後做為壹種飲食療法,壹直在富戶中流傳。
清朝末年汀郡總鎮肖芝美興辦慶壽筵宴時,曾把“麒麟脫胎”列為首菜。1985年麒麟脫胎在福建省閩菜評比中獲得“優質菜點”稱號,《福建日報》於1986年5月2日曾予報道。
5、荔枝肉
荔枝肉是盤菜,據說它來源於“糖醋炸松丸”和“楊梅肉”。早在清朝時,宴席中就已有“糖醋炸松丸”的盤菜,至民國初,幾乎每席必備。
後來,經過廚師不斷改進刀工等烹調技巧,入盤菜型宛如嶺南荔枝,即造型美觀,香脆酸甜,風味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