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樓蜜瓜被“能人畫春”加工成多個品種。長得像瓜的叫蜜瓜(大的有五六公斤重),表面有壹層薄薄的芝麻,吃起來又粘又甜,香味十足。過去,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會買幾個蜜瓜來祭竈(竈王爺)。根據民間傳說,竈王爺原本是天上的星星。因為他犯了壹個錯誤,他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人間,成為“東方廚師”。它坐在每家每戶的廚房爐竈中間,觀察人們的生活和行為,詳細記錄所有的好事和壞事,並在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轉向天堂,向玉帝報告每家每戶的善惡。臘月當夜返回人間,按照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因此,在臘月二十三這壹天,人們會祭竈,並把又粘又甜的蜜瓜送給竈王,粘上他的嘴,讓他“在天堂說好話,在下世界保持和平”。孩子們把這壹天當作春節的前奏和“彩排”。天壹黑,鞭炮就燃放了。在鞭炮聲中,家中的男主人將壹盤蜜瓜和壹碗綠茶放在竈王雕像前,點燃蠟燭和熏香,祈禱和行禮,然後將竈王雕像從墻上取下並燃燒,然後將茶倒在紙灰上,蜜瓜被孩子們吃了。
臘月二十三,蜜瓜祭竈,熱鬧、隆重、幽默,故稱“慶新年”。如今,陳樓蜜瓜已成為人們營養保健和饋贈親友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