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檳醅粿。檳醅粿是揭陽的傳統小吃,由於潮汕話發音上的相近,民間誤稱為“乒乓粿”,本人以為既然現在普遍誤稱,也就可以根據現實把“乒乓粿”作為其俗名。作為相傳南宋末年,戰亂四起,民不聊生,揭陽從民為抵禦饑餓,用鼠曲草混合糯米碾成糯粉,制成粿品充饑。因為鼠曲草有壹種特殊的香味,所以做出來的食品深受人們喜愛。後來,人們又用這種粉搟成皮,用爆米粉做餡,制成了獨具風味的檳醅粿。1997年,檳醅粿被認定為全國首批“中華名小吃”。
2、蠔烙。蠔烙是揭陽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它以海產品“蠔”(即牡蠣)為主要原料,加上適量的生粉和黃花,加水拌勻,然後用慢為煎烙而成。它既可作小吃,也可入宴席。據說還有明目、暖胃的作用。吃時蘸點兒魚露,味道更佳。
3、普寧豆幹。普寧豆幹是著名的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是大豆、薯粉。其制作工序比較復雜,要經過磨漿、除渣、煮漿、配膏、試粉、摻膏粉、拌和、鹵、包塊、壓塊、煮熟才能完成。烹調方法可以煎,可以燜,也可以炸等,其中油炸豆幹是最具風味的普寧小吃,它皮酥、肉嫩、味香,十分爽口。
4、鄒堂梨脯。揭陽市揭東縣鄒堂鎮盛產青皮梨,是嶺南佳果之壹。鄒堂青皮梨可以切片制成梨脯,是揭陽名小吃。用鄒堂梨脯沖水飲服,可以治風濕、熱毒、咽喉腫痛、勞夜肺燥等疾患,物別在東南亞壹帶,更受歡迎,僑胞們稱之為“唐山土羚羊”。
此外,還有“尖米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