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就喜歡圍在火桶邊等著新鮮出爐的酥餅,那個香喲!”其實酥餅的口感分三個階段:剛出爐就吃,口感偏軟,也是內餡最鮮的時候;再在桶內靜置約壹小時,內部豬肉的肥油被爐內余溫慢慢烤出,表皮因溫度下降開始變脆,這時候吃,外酥內軟,層次豐富;用溫熱的炭火再烘烤壹整夜,將內部的水分都烤幹,吃起來外酥裏也酥,壹口咬下去還會掉渣。
2.佛手餅
佛手餅始創於1868年的董裕成號糕點坊利用自己的傳統技藝,結合當下的營養需求,聯合中醫藥專家壹起研發,采用當地佛手和麥芽糖等,運用腌制,整形,烘烤等工藝,開發出具有食療功效的康養產品。佛手餅具有入口酥軟,回味甘甜,適合各階段人群食用。自從投入市場以來,深受新老客戶的喜愛與好評。
3.雞子馃
雞子馃是蘭溪特色馃,與壹般的馃不同,它的皮兒薄,陷多。蘭溪人喜愛蔥的清香香氣,所以對雞子馃偏愛。金黃的外皮散發著蔥葉與雞蛋碰撞出的獨特醇香,半熟時開壹個小口,灌入經過調味的雞蛋,蔥段和蛋液在高溫的作用下成為了最完美的結合。輕咬壹口,香味入口,滿滿的幸福感啊!
4.鹹湯頭
在中華美食界,湯圓的“鹹甜之爭”由來已久。蘭溪湯圓,也叫湯頭,米粿,是壹種鹹湯圓,其造型有著獨特的尖尖頭。皮薄餡多,口味更適合現代人。筍幹肉餡的、豆腐肉餡的……個個都是可可愛愛,吸引著各年齡段的吃貨們。煮熟帶湯盛出,挑點兒豬油,淋上醬油,撒上蔥花,妳會愛上蘭溪的鹹湯圓!
5.沃面
早年間的東陽沃面,人們習慣把吃剩下的菜、湯用來煮面條,再用番薯澱粉制成糊面,既營養豐富,又易消化吸收。如今的東陽沃面,都經過廚師的精心烹作,食材自然也不再是原先的剩菜殘湯。然而沃面自成壹派的獨特味道,卻壹直在人們口中流傳,逐漸成為了壹道款待親友的美食。即使宴客,最後也會上壹道沃面,吃的再飽,客人也能再吃壹碗鮮美易消化的沃面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