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的風俗食物是黃鱔、綠豆芽等。
黃鱔: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小暑節氣有吃黃鱔的風俗,黃鱔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被認為是夏季進補的佳品。
綠豆芽:在中國的許多地區,小暑節氣有吃綠豆芽的風俗。人們在小暑節氣食用綠豆芽,可以緩解夏季的炎熱和不適感。
面餅:在中國的許多地區,小暑節氣有吃面餅的風俗,面餅是用面粉制成的食品,可以搭配各種蔬菜和肉類食用,人們在小暑節氣食用面餅,寓意著祈求豐收和家庭美滿。
新米:在中國的壹些地區,小暑節氣有吃新米的風俗,新米是指剛收割的稻米,口感鮮美,營養價值高,人們在小暑節氣食用新米,寓意著慶祝豐收和祈求來年的好收成。
小暑介紹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壹個節氣,幹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鬥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於每年公歷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雖不是壹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壹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中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
小暑開始進入伏天,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壹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中國多地高溫潮濕多雨,小暑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但對於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