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加入cba聯賽的臺灣球隊叫臺灣新浪獅隊,主場設在蘇州,最好成績取得過第八名,01年加入,03年就退出了。
為什麽退出呢?
在2003年離cba甲b的4月20最後報名截止日還有4天,臺灣新浪獅因為降級到甲b聯賽,就決定不參加當年的全國男籃甲b聯賽,這決定就意味著新浪獅離開了cba。
由於當時的cba不現在,設有升降級,讓新浪獅沒有時間培養新人,後備力量缺乏。在降級後決定打甲b的情況下,又因為籃管中心“4月20日”的最後期限這壹杠桿將新浪獅卡死。蘇州方面在同意接管後,又非要新浪獅拿出打甲b的方案才能拍板,但是新浪獅在4月20日之前無法形成壹個詳細的書面計劃,導致打甲b設想無法實現,接管計劃最終流產。
新浪獅打了幾個賽季,開始成績還湊合進了季後賽。後面因為資金問題,無以為繼,黯然退出。
首先以臺灣本土球員為班底,而且不是把臺灣最頂尖的都招攬了,本身底子跟大部分cba球隊比都是下風的,其次在外援引進方面受限於財力,新浪獅都是選壹些廉價外援,要知道cba就算是那個時代外援也是壹分錢壹分貨的,貴不壹定好,但是便宜沒好貨是跑不了的。
其實妳只要把臺灣的這個隊伍跟本賽季福建隊類比,大概就能知道當時他們的打法,快速、中遠投準,但是沒有王哲林和孫喆這種大中鋒。本賽季福建隊三分打天下,但是賽季初段外援不力,壹波連敗直接墊底,換了哈裏斯後防守和四號位強攻有起色,成績反彈,但是防守依然不能跟強隊抗衡,現象在季後賽邊緣掙紮。有大內線和外援處於cba平均水平的福建隊尚且如此,當年的新浪獅能也差不多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