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品嘗的美食東坡羹、東坡肘子、東坡肉等等。
1、東坡羹
東坡羹是壹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點。是指蘇東坡所烹調的壹種菜羹。宋蘇軾《東坡羹頌》引:東坡羹,蓋東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皆揉洗數過,去辛苦汁,以生油少許塗釜緣及瓷盌在菜湯中,入生米為糝。
2、東坡肘子
宋朝時,蘇東坡曾到過江西永修壹帶,並為當地壹個農夫的孩子治好了疾病。農夫為表感謝,特地留他吃飯。蘇東坡吟了壹句詩:禾草珍珠透心香。正在竈間做飯的農夫聽了,以為這是蘇東坡在教他怎樣去煮肉,於是趕緊將豬肉和系肉的稻草壹起放進鍋裏去煮,後世稱為東坡肘子。
3、東坡肉
蘇東坡在杭州任知州時為官賢明,當地百姓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擡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東坡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美食特點
1、風味多樣。地域廣闊的中華民族,由於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的差異,自古以來,中華飲食上就形成了許多各不相同的菜系。就地方劃分而言,有巴蜀、淮揚、齊魯、粵閩四大菜系之分。
2、四季有別。壹年四季,按季節而調配飲食,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特征。中國壹直遵循按季節調味、配菜,冬則味醇濃厚,夏則清淡涼爽。冬多燉燜煨,夏多涼拌冷凍。各種菜蔬更是四時更替,適時而食。
3、講究菜肴的美感。註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壹致,對菜肴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廚師們利用自己的聰明技巧及藝術修養,塑造出各種各樣的美食,獨樹壹幟達到色、香、味、形的統壹,而且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壹的特殊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