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是壹種由面粉、豬肉和其他材料制成的小吃。始建於公元1858年(清鹹豐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天津三絕”之首,中華老字號之壹。狗不理包子選面選餡精細,制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有對稱的褶,每個包子的褶不少於15個。
2、十八街麻花——八街麻花。
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著名的傳統點。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在首屆全國名小吃表彰大會上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並被中國國內貿易部以1996命名為“中華老字號”。曾獲全國優秀金頂獎、亞太博覽會金獎,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天津市名牌產品、天津市著名商標。
3、耳朵眼炸糕——耳朵眼炸糕。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900),因舊店緊鄰二多巖胡同而得名。耳眼炸糕是以糯米為餅皮,紅豆和白糖炒制成餡,然後用香油炸而成。成品外觀扁圓形,淺金黃色,餡料黑紅色,是金門特產。
擴展數據:
狗不理包子的創始人高,生於1831年(清道光十壹年),直隸武清縣莊人。因為他的父親在四十歲時有了壹個兒子,為了和平起見,他采用了他的嬰兒名字“狗子”,希望他能像小狗壹樣好養活。
高14歲時,到天津南運河附近的蒸館當服務員。因為心靈手巧,勤奮好問,加上師傅們的指導,貴族朋友們做包子的技藝不斷提高,被訓練得壹手好。當了三年老師後,桂桂友獨自開了壹家專門做包子的小吃店——“德聚好”。
由於桂桂友手藝好,做事很認真,從不摻假,做出來的包子口感松軟,鮮香不膩,形如菊花,色香味形獨特,生意十分興隆。
越來越多的人來吃他的饃饃,貴族朋友忙得沒時間和顧客說話。因此,吃包子的人都叫他“狗賣包子不搭理人。”久而久之,人們喊得順口了,稱他為“狗不理”,稱他經營的包子為“狗不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