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八年,官倉存糧9600萬石。當時洛陽、長安的米價最低,只有十三文壹鬥,而青州和周琦也只有五文壹鬥。晚唐時期,由於人口南遷、土地開墾和水利大修,南方糧食產量大增。唐朝的疆域在鼎盛時期東至朝鮮半島,西至中亞鹹海,南至越南順化,北至貝加爾湖,總面積為1,251,000平方公裏。
650年,唐朝有380萬戶統計戶。705年達到61.5萬戶,371.4萬人。開元盛世740年,戶數為846.5438萬戶+0.2765438萬戶,人口為486.5438萬戶+0.43609萬戶。754年,即安史之亂的前壹年,戶數達到9069254戶,人口達到52884880人。
安史之亂時的760年間有1.936 5438+0.74萬戶,其中1.654 38+0.745920戶和1.699086戶,其中1.466 5438+0。9587戶。晚唐時期,戶籍統計和管理混亂松懈,數據難以取信。基本上有三四百萬戶。
擴展數據:
“唐宋變革論”主張唐宋時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就階級關系的變化而言,各個學派的意見不壹,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第壹,在唐朝,士紳地主仍然占據統治地位,實行部分佃農生產的制度。唐宋時期演變為官戶共治、客佃共產的制度。
第二,唐朝是中世紀封建社會。佃農被束縛在土地上,是典型的農奴。到了宋代,它們開始“現代化”,佃農和地主之間有了平等的經濟關系。
第三,漢唐時期是奴隸生產制度,宋代確立了中世紀莊園農奴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論唐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