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古代飲食文化是如何形成與發展的?又是如何傳承的?

古代飲食文化是如何形成與發展的?又是如何傳承的?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能從電視上看到《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這壹系列的美食紀錄片。從中,我們在垂涎欲滴的同時也能深刻的感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和變化,以及全國各地豐富多彩的飲食種類。中國古代飲食文化通過人類與自然生物的碰撞,加以工具的使用和書籍的記錄,逐漸形成並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飲食,並且傳承至今。

壹、 古代飲食文化的雛形

說起中國飲食文化起源的時間,需要追溯到夏商周時期。西周時期,人們對於火的使用開始普遍,因此將食物加工為熟食是當時的壹大突破。從這時起,人們開始對食物進行豐富多彩的加工類型,煎炒烹炸也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實際上,古代飲食文化的發展,與人們認識工具並改造工具有關。人們最開始依舊是用手來吃飯,逐漸演變到後來的使用筷子。人類與飲食文化的發展,也帶動了相應的經濟的進步。

二、 人們對美食的記錄

人們對食物的追求,可謂是從古至今都沒有絲毫的減少。先秦時期的人們,對美食就頗有研究。在《詩經》中,就有著許多記載宴會的場面,詳細的描述了古代飲食文化的具體呈現,也讓人們感受到中國當時的禮樂文化。無論是大大小小的詩歌還是文章,對美食的描述都從未有過倦怠,人們通過美食來釋放自己,從中也獲取了壹些內心情感的表達和寄托。

蘇軾作為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對美食也有自己獨到的研究和心得。與蘇軾壹樣,中國飲食文化進步到如今,已經承載了太多歷史和人文感情,壹餐壹飯中都有著中國人對生活和世界獨到的理解和感悟。我們是萬千食客中的壹部分,我們在飲食文化的發展中,也在不斷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