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角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各種材料,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意願和能力,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夥伴,主動地進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動。
幼教就是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前面與0~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後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壹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
區角遊戲是幼兒在遊戲區(或稱活動角、活動區)中所進行的某種特定活動。
區角遊戲的區域包括角色遊戲區、積木區、玩沙玩水區、語言圖書閱讀區、音樂表演遊戲區、美工區、科學發現區、自然角、益智區、操作區。
二、區角遊戲的設計與指導的原則:區角遊戲的設計與指導應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壹)適宜性原則
區角遊戲活動的安排、設計,環境的創設,材料玩具的提供,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其已有的生活經驗及能力,使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例如,小班幼兒在遊戲中常常從事平行遊戲,即幼兒各人玩各人的,彼此玩的遊戲是相同的。加上小班幼兒生活經驗貧乏,接觸社會的範圍小,教師在設計小班的區角遊戲時,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可在壹個區角內多放幾套相同的材料;在指導方面也應以具體的示範、參與指導為主。
(二)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指區角遊戲的設計與指導應體現層次性和循序漸進性。例如,小班幼兒活動的目的性較差,主要依靠客體的生動性、新穎性和顏色的鮮艷性吸引他們進行活動。
(三)整體化原則
整體化原則是指將整個活動室的遊戲環境作為壹個動態系統,發揮整體優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