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壹個在浙江,另壹個在山西。山西臨汾地區古稱平陽。春秋時期,平陽地區是晉國楊舍氏的封地。然而,隨著新的私人貴族的崛起,代表沒落宮廷勢力的羊舌氏族走向了衰落。西漢時仍屬平陽縣,縣治在今臨汾市堯都區金典鎮。三國八年(247年)建都平陽,郡治在平陽縣。金永嘉三年(309年),漢王劉元特遷都平陽,重建湯濤金城,欲稱帝。今年,壹位朋友在附近的汾河中得到了壹只海豹。劉淵認為這是江祭的吉兆,於是就把它改為“賀銳”。公元317年二月,石勒攻破平陽,放火焚燒其宮殿,劉漢都城化為灰燼。北魏建義元年(528年),平陽縣遷至白馬城,即今臨汾市。黃凱元年(581),平陽縣改為平和縣;三年,改為臨汾縣。金代四年(1220)劃入臨汾縣河西地區的平水縣。明代,平水縣並入臨汾縣。歷代與臨汾縣統治同壹城市的上壹級行政機構為隋代臨汾縣、唐代晉州、宋代平陽府、元代晉寧路、明清平陽府。
1912三月,山西省軍政府割平陽府,留臨汾縣。自1949以來,臨汾縣壹直是臨汾地區、晉南地區和臨汾地區的駐地。1971年,臨汾縣改為臨汾市(縣級)。2000年在臨汾地區設立臨汾市,原縣級臨汾市改為堯都區。【編輯本段】現代平陽(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平陽縣位於浙江省南部沿海。平陽故縣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始建於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被命名為石陽縣,後來被稱為洛陽縣或衡陽縣。五代十國時期屬吳越國管轄,更名為平陽縣。
1949之前,平陽縣是浙江省第二大縣,人口占溫州的三分之壹,面積5700平方公裏。1981 18年6月,原平陽縣被分為今天的蒼南縣和平縣。
平陽縣位於浙江省南部沿海,隸屬於溫州市。平陽是壹個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老縣城。也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沿海開發縣之壹。它以豐富的資源和繁榮的寫作風格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