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四川樂山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四川樂山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四川樂山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小涼山彜族刺繡、羅城麒麟燈、紙鄉秧歌、“閑梁”面塑等。

1、小涼山彜族刺繡

小涼山彜族刺繡歷史可以追溯至三國時期,在明清時期盛行,在彜族姑娘的巧手下,彜族刺繡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壹直流傳至今。

2、羅城麒麟燈

羅城麒麟燈是中國民間舞蹈藝術的壹個分支,流行於四川犍為縣羅城鎮的集舞蹈、音樂、武術、美術於壹體的民間燈舞。200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3、紙鄉秧歌

夾江是享譽全國的“蜀紙之鄉”。紙鄉有史即有紙,有紙即有舞。紙鄉秧歌是以夾江悠久的手工造紙技藝為題材,以竹麻號子、唐燈等夾江民間特色文藝為內容,融合體育健身和民間勞動的特點,旋律優美動聽,舞步靈活俏皮,獨具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曾走進央視,舞到韓國。

4、“閑梁”面塑

“閑梁”面塑創始人梁建國是地道的樂山人,在繼承傳統面塑技藝的基礎上,潛心鉆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2022年6月,梁建國的“閑梁”面塑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形成史介紹: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提出和形成有其歷史原因,有著不斷發展的過程。也可以說,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需要,時代發展的需要,歷史的需要。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謂壹直存在差異和爭論。

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壹個新的名詞、新的概念。法語的表述是:“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ERIEL”,直譯為漢語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英文“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直譯則不壹定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的專家主張譯為“無形文化遺產”。在日本和韓國稱為“無形文化財”或“無形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