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常聽相聲說起"蒸鹿尾兒",那它到底是什麽菜?

常聽相聲說起"蒸鹿尾兒",那它到底是什麽菜?

在相聲中,經常可以聽到報菜名這壹說,那麽長壹條順口溜背下來,簡直是厲害,那排名最靠前的蒸鹿尾兒,究竟是壹道什麽樣的菜呢?

蒸鹿尾兒跟我們平時常見的灌腸很像,不過灌進腸兒裏的不是豬肉,而是豬肝,需將新鮮豬肝反反復復剁個七八遍,再加入香油、芝麻醬、花生等二十幾種材料,灌入豬大腸中蒸熟,形狀像鹿的尾巴,故因此而得名,在古代,特別是清朝時期,鹿尾的地位極高,算是壹道國菜。與熊掌、峰駝等壹同列入八珍,當然也被列為滿漢全席之中。這個時候的鹿尾兒是實打實的鹿尾巴,也確如其名,就是壹道蒸食。但制作過程極為復雜。

“蒸”這壹技法早在炎黃時期就存在了,衍和甑這兩種陶器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古書中關於蒸食的記載也不在少數。在清代人眼中,蒸對於鹿尾兒來說,是最古樸也是最適宜的。著名美食家袁枚吃鹿尾兒是“用菜葉包而蒸之,其最佳處,在尾上壹道漿耳”,此菜營養豐富,富含人體所需維生素A、B2、C、和鐵、鋅、錫元素及微量元素硒等,長期食用可起到明目、祛除體內毒素、補血、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

說到這兒。是不是忽然明白了什麽?原來蒸鹿尾兒並不是真的蒸鹿尾,而是用豬肝代替的,不過資料上顯示稱之前是用真的鹿尾巴,現在改成了另壹種而已,但是看到黑黑的壹團,頓時沒有很大的胃口去嘗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