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宴始於宋代。
瓊林宴”從唐朝到北宋的變遷
“瓊林宴”是宋朝的叫法,其實,它的前身應該叫“聞喜宴”。
“聞喜宴”起源於唐朝,是專屬於科舉及第者的飯局。
每逢進士榜單發布以後,新科進士們都要舉辦壹場盛大的飯局以示慶賀,因此才稱為“聞喜”。
而因為唐朝的“聞喜宴”多在長安城內的曲江上舉辦,所以又叫作“曲江宴”。
“唐制,禮部放榜後,敕下之日,醵錢於曲江,為聞喜宴。”
不過,值得壹提的是,這時候的“聞喜宴”,多是新科進士們壹起湊錢買單,雖然“金榜題名”是人生壹大喜,但這對於家境貧寒的考生來說,無疑是壹筆沈重的經濟負擔。
瓊林宴簡介:
瓊林宴始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是太宗皇帝趙炅賜當年新科進士的盛大宴會。原名聞喜宴,因宴會地點設在瓊林苑內,所以人們習慣稱其為瓊林宴。到了明、清時期,盡管飲宴的地點早已不在瓊林苑,但瓊林宴的名稱卻壹直延續未變。
瓊林苑在北宋東京(今開封)的城西。據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瓊林苑,在順天門大街,面北,與金明池相對。”書中還介紹苑內風光“大門牙道,皆古松怪柏”,“錦石纏道,寶砌池塘,柳鎖虹橋,花縈鳳舸”,苑中的許多花卉都是從“閩、廣、二浙所進”。
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在這麽優美的園林中賜宴,赴宴者不僅能品嘗皇宮美食,而且還能觀賞園中的旖旎風光,當然是壹種巨大的榮耀和十分難得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