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我們常形容貪吃的人為“饕餮”,那麽“饕餮”是什麽呢?

我們常形容貪吃的人為“饕餮”,那麽“饕餮”是什麽呢?

在古代,九鼎被視為國家的根本、王權的象征。商周時期的鼎上,經常刻有壹種動物的頭部形狀,這種動物就是傳說中的饕餮。饕餮貪婪、好吃,又被刻在食器上作為裝飾,久而久之,便成了貪吃者的代名詞。

上古時期,饕餮與混沌、窮奇、梼杌並稱為四兇,在民間傳說中,饕餮又被認為是龍之九子之壹。

那麽饕餮的形象具體是怎樣的呢?

《山海經》中記載壹種名為麅鸮的動物,說它長得大致像壹頭羊,但是卻有壹張人臉,眼睛生在腋下。它長著老虎的牙齒和人的手爪,叫起來如同嬰兒啼哭,是個吃人的惡獸。

有人認為,這個麅鸮實際上就是饕餮。《神異經》中的記載與此大體相同,只是饕餮的體型大了壹圈,說它壯碩如牛。

《神異經》還記載道:

西南方有壹種怪人,說是身上多毛,性情貪婪而兇惡。他們積攢許多財物不使用,仍去強搶別人的谷物。他們欺軟怕硬,攻擊孤單無靠的人,這些人就叫做饕餮。

《左傳》中記載縉雲氏有個不肖的兒子,貪財好吃,不知道體恤孤寡,還加倍地勒索窮人,天下人對他又恨又怕,也稱他為饕餮。

由此可見,用饕餮來形容貪婪的惡人由來已久。

總結:

隨著時間的發展,饕餮本身的貶義逐漸變淡了,而它貪吃的壹面反而有了些可愛的意味。

蘇軾有壹篇《老饕賦》,文中極力描寫各種各樣的美食,其中就有“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的句子,以饕餮自比,想要尋覓天下美食,來滿足自己的胃口。

而到了現代,饕餮已不僅指貪吃者,還引申為擅於品嘗美食之人,有些人善吃又會吃,就會被冠以“饕民”的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