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走獸雲中燕,陸地牛羊海底鮮。”指的是幾乎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可以做為中國菜的食材。但食材的選擇關系到菜品的質量。
中國菜中名菜常選擇名貴的食材,如燕窩、魚翅、熊掌、鹿尾、虎骨、猴腦等。而這種飲食方式為現在壹些中外動物保護愛心人士所詬病。
中國菜肴的特點:
1、風味多樣。地域廣闊的中華民族,由於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的差異,自古以來,中華飲食上就形成了許多各不相同的菜系。就地方劃分而言,有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菜系之分。
2、四季有別。壹年四季,按季節而調配飲食,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特征。我國壹直遵循按季節調味、配菜,冬則味醇濃厚,夏則清淡涼爽。冬多燉燜煨,夏多涼拌冷凍。各種菜蔬更是四時更替,適時而食。
3、講究菜肴的美感。註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壹致,對菜肴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廚師們利用自己的聰明技巧及藝術修養,塑造出各種各樣的美食,獨樹壹幟達到色、香、味、形的統壹,而且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壹的特殊享受。
4、註重情趣。我國烹飪自古以來就註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形、器和質量、營養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在菜肴的命名、品味的方式、時間的選擇、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壹定雅致的要求,立意新穎,風趣盎然。
5、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和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我國,向來就很重視“醫食同源”、“藥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烹成各種美味的佳肴,達到對某些疾病防與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