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認為在臺灣吃肉圓是件十分草根的事,那妳壹定錯了。至少在彰化,肉圓可以說是街上巷尾、小巷弄堂中,甚至某些宵夜攤位、早餐店的必點名單,是臺灣正宗的在地特色美食之壹。那麽,在眾多的肉圓攤位中,如何才能找到壹家正宗又好吃的呢?
首先,口感的軟硬度自然是壹項要點。肉圓的皮必須要夠Q彈,但還不能太過嚼勁十足,和裏頭的餡料相得益彰。在肉餡方面,也能看出料實多寡及處理的細膩程度。傳統的彰化肉圓常這樣做──選用優質瘦肉和肥肉比例相當的豬肉丁,再加上特殊的調味料及小米粉,再用雙手揉搓,把肉餡的細胞破碎並揉成有彈性的狀態,入味又美妙。
其次,肉圓配料的妥當與否亦是重要因素之壹。食材新鮮與否、蒸煮時間、香菜與蒜末的質量,這些都能不能完美配合並凸顯原味,都是影響肉圓口感的部分。肉圓配上濃濃的柚皮、香菜及野蔥等,再加上少許的米醋等調味品,那種微酸、微辣的風味,足可在舌頭上堅持好壹會兒。
無論在攤位、店家或是早市市場內,我們都看到大大小小的肉圓攤位,彰化肉圓在其中自然也具有不少爭議,每個人各有偏好,來尋找屬於自己口感的彰化肉圓攤位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