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反派天使》成了爛片,鄧超被贊“硬搞笑”,皇後被拖下水...雖然看電影是壹種集體行為,但是每個觀眾只會選擇自己想看的,所以在有些觀眾覺得這部電影好看的同時,肯定也有觀眾覺得不好看。但僅僅因為這部片子不好看就把它提升到無用的高度,顯然有失偏頗。改編自舞臺劇的反派天使,在壹些電影化的場景中明顯過多地延續了舞臺劇風格,導致整部電影看起來比傳統電影更誇張了壹點:比如用刀走直線來表達角色對“轉彎”的無知,用對噪音的恐懼來表達墨菲對“童年的聲音”的懷念,這些都變得俗不可耐。但換壹種方式,就變得優雅了:如果拿刀的天使換成艾米莉的天使,是不是“天使愛美”?如果把墨菲對童年聲音的懷念換成對老房子的懷念,他還能拍出另壹部電影《花的深處》嗎?但它們是不同的表現藝術,卻固執地分為三六九等。這就是影評——影評本來就是過度解讀,就看妳怎麽處理這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