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在淞滬前線英勇就義後,日軍後撤,於2003年9月6日撤退到羅甸。中日軍隊仍在相持不下。白刃戰結束後,身穿黃色軍裝的日軍屍體在陣地前交錯排列,而我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僅魯所在的第98師就傷亡2590多人。京滬鐵路沿線雖然經常遭到敵機轟炸,但道路沒有被封鎖,魯的靈柩由軍車護送回常州。
9月25日,1937,在武進縣政府主持抗日將領陸公祭的當天,社會各界人士、四鄉八鄰村民、學校師生等1000余人自發前來參加,武進日報等多家報紙的記者也前來采訪報道。會場懸掛著烈士的照片,氣氛悲壯而慷慨,悲壯而光榮。周圍還有許多挽聯,其中壹幅寫道:“血月潭破敵膽,淚灑龍城掛英雄魂。”另壹個是:“獅子在雨天咆哮戰鬥,他的靈魂回到了桑田。”
公祭主持人簡要介紹了魯烈士的生平和感人事跡,許多與會者感動得熱淚盈眶。公祭大會結束後,壹些學校還將烈士的英雄事跡和來自上海的民歌寫成海報張貼在校園裏:“吳淞江,東海之潮,堅守海納百川之誌;殺海盜,除海盜,愛國旗幟滿天飛!”表達對愛國抗日戰士的敬仰之情。魯的遺體隨後被安葬在常州西區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