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團子是采用鮮嫩的漿麥草擠汁,和入糯米粉,然後包入豆沙餡,上籠屜蒸出來的團子,色澤蔥翠喜人,口感甜糯而帶青草的香味,這是蘇州人清明節上墳最主要的供品。由於漿麥草采集比較方便,青團子上市時還是較多的。
松花團子是采集新鮮的松花粉和入糯米粉制作的團子,其餡心多用豆沙或者芝麻之類甜味心。上籠屜蒸熟,出籠時還要滾上壹層松花粉。上品的松花團子,色澤金黃,入口清香甜糯。由於松花粉只有在松樹開花時有,而且采集比較麻煩,所以松花團子應市的日子比較短,數量也比較少,只有碰巧才買得到。松花是傳說中神仙服食的好東西,據說長期服食松花,可以益壽延年,呵呵!
烏米團子則是采集新鮮的烏桕樹嫩葉,搗成漿,擠出汁,和入糯米粉蒸制的團子。其工藝流程大致與青團子相似,只是用的是烏桕樹嫩葉,而不是漿麥草。烏米團子可以用豆沙餡,也有不用餡的實心團子。烏米團子色澤烏黑透亮,其口感有壹種特別的清香,極其獨特。烏桕樹葉子壹老就不能用了,所以烏米團子應市的日子也較短。
自古蘇州人就愛吃會吃,喜歡吃出花樣來,喜歡講究時令美食,青團子和松花團子、烏米團子就是壹例。那天,與兩個妹妹在天平山旁邊翻越荒山,遇到兩個當地的農婦,正在山上采集烏桕樹葉,說是回家做烏米團子。我忽然覺得,這也許才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喜歡松花團子和烏米團子,喜歡其中透出來的來自大自然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