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有關“吃”的古文

有關“吃”的古文

1、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宋代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

譯文:寧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

2、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惠州壹絕 / 食荔枝》出自宋代蘇軾

譯文: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3、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豬肉頌》宋代蘇軾

譯文:把鍋子洗得幹幹凈凈,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

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壹樣;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4、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胡餅與楊萬州》出自唐代白居易

譯文:芝麻燒餅是照著長安的樣子做的,新鮮的香油炸出來的所以吃起來很脆。

5、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漫沼春筍詩》宋代黃庭堅

譯文:竹筍才生長出來,如小黃牛的牛角壹樣。蕨菜的嫩芽也初步長成了,如嬰兒的拳頭壹樣。人們試著找尋野菜燒制成香噴噴的飯菜,這便是江南二月美好的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