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90年代初的壹座北方海濱小城,那個年代的物質生活已經不算匱乏,但遠比不上今天的豐富多彩。
記憶中兒時的味道倒是沒有因此讓我覺得乏善可陳,即便是如今天南地北的美食都觸手可及,每每想起還是會讓我垂涎三尺。
其實看了標題,妳們肯定都猜到了,我要說的就是烤串。
回憶如串,藏在濃濃的煙火氣裏。就像《人生壹串》裏面說的,“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壹段孤獨的旅程。”
我的兒時記憶裏要是沒有了那壹串串色澤金黃、香氣撲鼻、籠罩著濃濃人間煙火氣息的烤豆腐皮,就會像是丟掉了壹位老友,人生好像也不那麽完整了。
記憶中無論是炎炎夏日壹起在球場揮灑完汗水,還是淩淩寒冬窩在遊戲廳揮霍完最後壹枚硬幣,我和老友都要遛到大院門口的燒烤攤,點上壹大把烤豆腐皮,再起開壹瓶汽水,先壹口氣喝掉半瓶,豪爽的打幾個嗝,再慢慢品嘗剛剛烤至焦香酥脆的串兒。
然而每次都用不了幾分鐘,竹簽上的美味就會被我們壹掃而空,盡管那時物價便宜,壹串豆腐皮只要壹毛錢,但身為窮苦學生的我們也只敢小小的過壹把癮,只得相約下次再來吃個痛快。
約著約著,也不知道是哪次,就成了最後壹次。我們離開家鄉求學,各奔東西,等再聚到壹起時,那個記憶中十數年如壹日,雷打不動紮根在大院門口的燒烤攤已經失去了蹤跡,院門也裝修成了高貴典雅的大理石大門。
只記得那裏曾有個毫無半點“江湖”氣息的阿姨,壹手拿著蒲扇賣力扇著碳火,壹手從容不迫的用孜然給烤串註入靈魂;記得這個燒烤攤永遠只有兩種食材,羊肉串和豆腐皮,而我每次都只點豆腐皮;記得在點點火光邊圍成壹圈,侃天侃地的食客,以及遲遲不願回家的我們。
也許每壹次擼串都是壹場人生。時光荏苒,總有悲歡離合,總是聚少離多,但記憶中的味道還是那個味道,記憶中陪我壹起擼串的人也還是那個人。
大概,這就是人生吧,壹些美好卻不那麽被重視的事物,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不見了蹤影。倒也不是從這個世界銷聲匿跡了,而是只有當我們突然觸碰了那個記憶中的角落,才會發現原來它們壹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