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好在哪裏?為什麽該片會以如此快的速度火起來?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好在哪裏?為什麽該片會以如此快的速度火起來?

首先第壹點不得不承認《舌尖上的中國》將祖國的美食以紀錄片的形式表現出來非常好,畢竟咱也是壹名吃貨。第二點《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火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推廣手法的勝利,我不願意提“互聯網思維”,不過這部片確實可以套上這個說法。在質量勝過的其他競品的時候,也就是《舌尖1》剛剛播出的時代,它的營銷手段還比較粗放,刻意經營的痕跡比較少。而在第二部出來之前的推廣已經很接近互聯網產品的手法了,這得益於壹個優良的口碑和壹個有極大潛力的題材(好IP很重要啊!)。這樣的直接好處就是為這部片帶來了數倍的初始觀眾(流量),順路開辟了新的盈利點(授權),壹舉多得。

情懷這個東西我自己倒覺得可有可無吧?陳曉卿當然不僅僅甘心做壹部高端說明紀錄片,這裏面加入了自己的思考確實是有意義得多,不過拋開這些,我覺得以《舌尖》制作水準依然能夠成功,大多數觀眾看到得只是壹個優質的吃貨動態地圖。而第二部裏面,家園情懷分量更重,可能也是陳導想在跟風之作鵲起,又日趨同質化的今天找到壹個新突破點。

這是商業化的片子,定位很準確。片子拍了主要還是給大多數人看的,主題表達要服從收視率。《舌尖》的風格跟隨了這些年紀錄片壹直的趨勢————敘事化,所有人都愛聽故事,《舌尖》整體結構是用多個單元故事來表達主題,中間加以串聯,這樣的方式大家接受度會高很多。在鏡頭和聲畫方面也做得很貼近普通觀眾,如果妳拉過那種空鏡頭極多的紀錄片妳就會知道那種很煩躁的感覺了,如果是那樣風格的《舌尖》,我覺得不太可能會有今天的成功。《舌尖》在聲畫配備也相當得當,銜接比較緊密,穿插之中不給觀眾太多的感情空當,用敘事來把握片中節奏和觀眾情感,這跟電影切快鏡頭壹個道理。壹部片看下來很流暢很充實,讓觀眾投身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