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臘八粥與佛教的秘密關系

臘八粥與佛教的秘密關系

對於臘八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事實上,臘八粥是中國臘八節期間我們都需要吃的壹種食物和美味。但很多人不知道臘八粥其實和中國的佛教有關,只是我們不知道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秘密關系。

那麽,讓我們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看看臘八粥與佛教的秘密關系。

漢朝時,每年農歷十二月舉行年終臘祭,所以農歷十二月也被稱為“臘月”或“臘月”。臘月初八熬制的粥被命名為“臘八粥”。

關於臘八粥的起源有很多傳說,各地說法不壹。其中,最受歡迎的故事是關於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

傳說釋迦牟尼逃出皇宮後在卡渡山出家,他學習經典並在山上度過了六年。當他學完經典時,是農歷十二月初八,也就是壹般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的道學日”。

根據《因緣經》記載,釋迦牟尼由於六年的苦行,無暇顧及個人的衣食。他每天只吃壹些大麻和小麥,壹年到頭都吃不飽穿不暖。當他完成學業時,他已經穿著衣服,骨瘦如柴,看起來像壹根枯木。

他累了,走下卡杜山,坐在河邊向村民乞討。村裏的壹位放牛婦女用碗為釋迦牟尼煮牛奶,這使釋迦牟尼很快康復。佛教興盛後,為了紀念這壹事件,規定這壹天是古印度人民“齋戒出家”和施舍窮人的日子。

東漢佛教傳入中國後,在農歷十二月初八布施逐漸成為煮臘八粥的習俗。在中國的壹些佛教寺廟裏煮“臘八粥”是為了紀念尼羅河上壹位放牛婦女救助釋迦牟尼的故事。

隨著佛教的興盛,臘八粥也在民間流行。有錢人的臘八粥要用幾十種米豆和水果熬制而成,親朋好友之間也會互贈禮物。窮人也應該在這壹天用小米和紅棗煮壹鍋粥。傳說如果臘八不喝粥,明年會更窮。在清朝,宮中喝的臘八粥是由雍和宮的喇嘛烹制並作為貢品贈送的。

臘八壹過,新年的準備工作就要開始了,但對於窮人來說,還債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因為從那時起,討債的人會陸續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