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香飯,小時候總是鬧著要媽媽做這個糯米飯,小小的肚子都能吃上兩三碗,把糯米先泡水兩小時,然後用高壓鍋蒸熟,把瘦肉絲、野菌幹、蒜蓉和胡蘿蔔壹起下鍋炒熟,糍粑豆幹。用糯米浸泡壹定時間,上火蒸熟,利用人工反復舂制而成糍粑,再將裝有特制配料的豆幹包入糍粑,就成為了有名的美食——糍粑豆幹。最有特色的美食就是豆包心,它是用糯米跟紅豆壹起制作而成的,糯米上鍋蒸好,然後揉碎做成糍粑,中間包著紅豆,然後用油炸香,吃起來非常的香,可以說是每次回家必吃的美。
冬至用糯米粉做的冬團,象征著團團圓圓,其中用蘇本煲水染色和糯米粉,做出來的冬團,叫紅團,紅紅火火的。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粽子都是用蘆葦葉包的,唯壹不同就是各地風俗加上創新,裏面的內容不壹樣,有包紅棗的,有包肉的。還有葡萄幹。東北人家冬季最常吃、最愛吃的壹種糯米制品就是“粘米團”,它有兩種,壹種白色的是用糯米制做的,另壹種黃色的是用粘苞米制做的,裏面包裹著紅豆餡,吃的時候需要蘸著白糖,熱的時候吃特別粘。
粘豆包制做繁瑣,只有每年農閑的時候才有工夫制作。把新的大黃米用水淘洗幾遍淋幹碾成黃米面,再把黃米面用水活好發酵。豆餡是用花雲豆或紅小豆煮好壓碎攥成豆餡,用發酵好的黃我們老家喜歡用糯米做的能糍粑,非常好吃。首先把糯米像煮飯壹樣,但是裏面放點鹽,煮熟稍微軟和壹點。然後用手搓成小餅,蛋清蛋黃分開,粘上雞蛋黃,在鍋裏煎兩邊微黃把蒸好的糯米飯放在打糍粑的石頭容器裏面,用兩根木棒加上兩個年輕力壯的小子把糯米飯打成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