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鄉是山東的某個沿海城市,平常的飲食習慣讓海帶這種東西成了我最愛吃的壹種小菜,有時候我媽不樂意做飯了,就著海帶絲吃饅頭對我而言也算是挺美味的壹餐了。小時候吃的零食都有那種成包的幹海帶絲,本來就很鹹的東西,上面還撒上了壹些細小的鹽粒,味道其實沒多好吃,比新鮮的海帶絲還是不如,但是因為攜帶方便而且便宜,那時候算是壹種比較理想的零食了,周圍很多同學也有帶著這個的,就是那種鹹味吸引著我們,其實沒別的味道,倒是有點辣,但是我們還是能夠把那壹小包幹海帶絲給吃完。
對我小時候而言,幹吃海帶絲真不是什麽稀奇事兒,把那種成包裝的海帶絲倒進小碗裏,然後壹筷子壹筷子地夾著吃,那都是常有的事。我也不太明白小時候對於鹹味的接受能力應該不如現在才對,可那時候那麽鹹的海帶絲也不吃什麽幹糧就能吃進去,還被我爸媽說過,他們說太鹹了別幹吃然後給我嘴裏塞了塊大餅。
後來高中是寄宿制,住校時間比在家時間都長,所以就沒怎麽吃過這種幹的海帶絲,但是學校的小賣部裏賣那種帶著湯汁的海帶絲,也算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吃的壹種零食了。跟之前的幹海帶絲壹樣的特點,那就是鹹,帶壹點點的辣味。吃完午飯壹般會午休,那時候就撕開壹包,自顧自地吃著,壹邊鹹地吐舌頭找水喝,壹邊還要再吃壹口。
那時候我從來沒想過,這種這麽普遍的零食在如今會讓我如此想念。現在大學在東北,食堂裏基本見不到海帶,小賣部裏不賣那種幹海帶絲,但是賣壹種海帶頭,就是特別厚的壹片海帶,這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我第壹次吃的時候還覺得這也是海帶?因為我壹直都覺得海帶絲才是最正宗最正常的形態,而且那海帶頭的味道被各種調料給弄得已經不怎麽有海帶味了,是真的比不上家裏吃的那種。
然後上個暑假回家,我媽的朋友不知道從哪買回來那種小時候吃過的成包的海帶絲,我吃完之後覺得特別好吃,跟我媽說我想帶幾包回學校,自己吃也行分舍友也可以。我媽說好下次我跟妳姨壹起去買,然後暑假過去了,我只吃到了那壹次,直到現在也沒吃過。那種味道啊,還是小時候停留在味蕾上的熟悉的曾經,鹹、辣、鮮交織在壹起,那個時候也有點說不清楚的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