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自稱?睢(suǐ)?,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壹,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龍江、都柳江上遊地帶,貴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荔波、獨山、都勻等縣市為主要居住區。水族有三寶,分別是:水書,端節和馬尾繡。
水書是水族古文字及其著編典籍的漢譯通稱,這些典籍記錄了水族的民間風俗、信仰文化,內容博大精深,涉及的內容上到天文歷法、哲學思想、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布陣攻守、倫理道德下到農業生產,房屋修繕,嫁娶吉兇,相當於了解水族歷史的?百科全書?。也是我國宗教學、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語言文字學等學科研究的珍貴參考資料,是水族人民留給大眾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
端節,是水族最隆重的節日,端節,水語稱?借端?,意為吃端,是新年開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聚會親友的年節,其意義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端節屬世界上歷時最長、批次最多的年節。水族端節歷史悠久,屬古代稻作物候的部落慶典遺風,在端節上,人們忌葷吃素,祭祖時會將將鋤犁和鐮刀等生產工具擺上,以體現人們對勞動的敬畏。端節賽馬是水族先民在發祥地的征戰遺風,借以緬懷先人為獲取民族團結所作出的犧牲,也警示後人居安思危,時刻保持戰力。端節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
馬尾繡,是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以馬尾作為重要原材料的壹種特殊刺繡技藝。馬尾繡工藝十分復雜,這種繡品以馬尾做芯,壹***要經過四道工序方能成品,正是由於這種獨特的工藝,讓馬尾繡具有淺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誇張。是壹種現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藝術,被譽為刺繡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