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告訴我,我的家鄉彭澤縣地處長江中下遊的南岸,是水鄉澤國的魚米之鄉哦。自古以來就盛產大米。而以大米加工做成的米粑,古往今來傳留民間。每逢年節喜慶婚喪壽誕,均以各樣的米粑為佳肴款待來賓。米粑中尤為蒸米耙別具特色,這種米粑可是只有我們家鄉才有的哦。
過節前夕,爺爺奶奶知道我們要回老家。就早早準備好了給我們做蒸米粑的“材料”。蒸米粉,粑餡,還有做米粑的工作都準備齊全了。我們剛壹回家。奶奶就把這些東西拿了出來。忙乎著做粑了。嗯,蒸米粑好吃,可準備工作很繁瑣了的哦。我將蒸米粑的制作方法告訴大家吧:
選用上等燦米、淘洗用清水浸泡壹小時,濾幹後放蒸籠裏蒸七成熟。之後,將蒸好的米冷後細磨成粉,再用開水泡粉、揉粉,壹直揉到粉團不粘手為止。做粑時,先將揉好的米粉做成湯圓大小的粉團,再用小木板壓成圓粑皮,之後粑餡包進去,做成餃子形狀後放入蒸籠蒸。20多分鐘後就可蒸熟並食用了。粑餡可根據四時不同上市的蔬菜取用,壹般以白菜、蘿蔔、豆角摻以肉丁、豆幹、粉絲、香菇和適量的作料摻和。蒸熟的蒸米粑美味可口。好吃極了。想吃的朋友可以到我老家來嘗嘗哦,保證妳吃了還想吃。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