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所謂“嗜吃者”必然是入魔已深,視美食為至重,甚至淩駕於性命之上了的。其中,有為了美食而罔顧他人性命的,如寵信易牙的齊桓公,再如染指於鼎的公子宋;也有為了口舌之欲而不惜搭上自己小命的,如好吃魚膾的陳登,再如同樣喜歡吃魚的孟浩然。
會吃者則是指那些不僅愛吃,而且還能給後輩吃貨們留下寶貴經驗的老饕們,蘇東坡就是其中之壹。
除蘇東坡外,歷史上比較出名的文人吃貨還有寫《隨園食單》的袁枚、“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的張岱、專求“自然”、“食益”、“美鮮”的閑人李漁。
其實大抵中國文人,但凡有閑有錢之後,都會講究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尤其那些有能力留下傳世之作的,提及的吃往往也是各有各的滋味,《紅樓夢》、《金瓶梅》、《儒林外史》等等,雖不會單獨講吃,但其中的插空兒跑龍套的美食也是絲毫不會遜色的。
到了近現代,白話散文興起,壹幫子文人更是把“談吃”寫出了壹個新的境界,於是就有了吃遍中國的唐魯孫、“吃主兒”王敦煌、以及非常出名的“周冷梁雅汪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