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蘭州吃到了當地回族的釀皮,很勁道。加了辣椒油、大蒜水等味道好極了。連吃了兩碗,買了兩盒(假的)豬油吃,很爽。
天水也有面條,所以很容易吃。特別是天水的面團要用壹雙筷子和菠菜壹起吃,這是我在其他地方沒有見過的。那家商店叫什麽名字?32號米粉?太棒了,但是面團真的很好吃。對了,到了天水就像上幼兒園壹樣。有很多重疊的詞:嘎嘎,冉冉,魚和魚,圈子...妳發芽了嗎?
說了這麽多米皮,涼皮,世界各地的米粉。最後說說我最喜歡的涼皮。它不在甘肅、陜西或四川,而是在新疆。
我喜歡甜的東西,但大多數涼粉都不含糖。廣元的涼粉雖然用甜紅醬油調味,但主要以鹹和微甜為主。雖然我愛吃,但總覺得自己還沒吃完。直到我來到新疆,我發現有壹種糖醋涼粉和壹種奇怪的涼粉重復使用芝麻醬和煮醬油。
前者酸甜苦辣,後者難以言喻,但很有用。
這家店在石河子。我忘記名字了。第壹碗,我吃了糖醋涼粉。酸甜可口,配以蒜水、辣椒油、黃瓜絲和胡蘿蔔絲。在炎熱的夏天,吃壹口特別清爽。再來壹碗味道奇特的涼粉,又香又酸又甜,裏面還有四川芽菜。如果說第壹碗是小清新,那第二碗就是糙漢子。但都壹樣。真的很好吃。
我又吃了壹碗,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我基本上嘗到了怪味涼皮的訣竅。如果我沒看錯的話:怪味涼粉的關鍵在於醬油的烹飪。
這種醬油應該用切碎的香蔥、姜和蒜在油中炒,用芽菜炒,然後用醬油煮。醬油煮熟後,沒有腥味和鐵銹味,而蔥、姜、蒜有刺鼻的味道,加上芽菜的醬香味,最後融為壹體。加入芝麻醬和甜醋,最後做成奇怪的涼皮。
涼皮的做法大同小異,但中國人的智慧創新永無止境。涼粉看似單調的食材,最後被轉化成各種吃法。結果看似容易,但過程卻凝聚了多少心血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