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醒發後,開火蒸饅頭!18分鐘左右應該差不多熟了,用筷子去輕戳饅頭,如果留下壹個坑表示沒熟還要蒸!如果戳了以後那個坑會反彈表示已經夠熟了。本地人至今仍多采用手工打制的方式,石臼大木錘,幾個壯漢輪番捶打,同時邊上還有另壹人不斷翻動加入青艾的糯米團,整個過程熱氣騰騰,20分鐘即成。
將備用的艾青加開水,放攪拌機打成糊狀,梗米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壹邊用筷子攪拌壹邊加艾青糊,加得差不多了就開始用手揉粉成團。按自己的喜歡搓成團子鍋裏燒開水,下團子。用勺子不是攪拌下,防止粘連煮至團子浮起,再點兩次冷水將煮熟的團子撈出滾上黃豆紅糖粉就可以開動了。鍋裏放油,把糖糍粑放到鍋裏煎,壹會兒,糖糍粑就變顏色,香噴噴的,就可以吃了。把團子搟平後,下油鍋煎至兩面金黃色,然後撒上紅糖和芝麻,也可以加核桃花生什麽的,但是記得要切小顆些。
放在蒸鍋裏蒸4分鐘(時間不能太長,太長面團會變軟)。將蒸熟的麻糍放在鍋裏煎至兩邊發黃,鋪壹層紅糖和炒熟的芝麻,卷成筒,切成塊。在放到特別的蒸籠裏蒸熟(裏面可以放青 弄成綠色的青麻糍) 在倒出來在石臼中搗 大概弄到沒面疙瘩就好啦 在木板上放點松花粉 在放麻糍團 再用木棍碾平,切成小塊 就OK拉。準備壹塊幹凈的布,浸濕後蓋在糖瓶口上,經過壹段時間糖吸潮後會慢慢回軟。切幾片蘋果或掰幾片桔子,放進糖瓶子裏,蓋好瓶蓋,放壹夜,就能使糖回軟,簡單方便。第二天的糍粑辣椒吸足了油,花椒和八角的味道也逐漸浸到油裏,聞壹聞,真是貴州辣子雞裏面辣椒的那個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