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拔魚是什麽美食

拔魚是什麽美食

拔魚是面食。

拔魚,又稱剔尖,撥股,是山西人愛吃的面條之壹,制作方便快捷,面條白皙光滑,口感軟而筋道,是山西人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

山西人愛吃剔尖,以太原、榆次為最。在太原、榆次大大小小的街巷上,各式各樣的剔尖館層出不窮,甚至壹條街上能開兩三家剔尖館,而且每家都有每家的特色。相比刀削面的口感,剔尖更加的勁道爽滑,夾起壹筷子剔尖放到嘴巴裏,就像是壹條條小魚呲溜壹下,便溜了進去。

要想做出好吃的剔尖,特制的剔尖板和鐵筷自然少不了,也可以用碗和壹根筷子來代替。壹根優質的剔尖是中間較扁圓,兩頭尖尖的形狀,當面條脫離鐵板的壹剎那,筷子頭要順勢拉長面條,筷尾立即拔開面板。只有掌握了這個訣竅,才能做出壹碗筋道美味的剔尖。

關於剔尖的傳說

據《傳統面食》載,唐貞觀年間,八百裏秦川大旱,魏征薦綿山高僧田善友祈雨,旱情得以改善。為此,李世民帶領滿朝文武赴綿山還願,皇妹八姑亦隨同前往,並拜五龍聖母為師,在綿山修行。壹日,八姑為壹老嫗做飯時,將面和得有些稀軟。

眼看鍋中水開,八姑急中生智,隨手拿起壹塊木板,將軟面團放於板上,用壹根筷子試著往開水鍋中撥。不料,竟撥出了壹根根面條。煮熟盛碗,老嫗吃後覺得十分可口,就問:“這叫什麽?”八姑將“這”誤聽為“妳”字,脫口說:“八姑。”老嫗誤聽為“撥股”,從此就有了“撥股”面。

後來,人們將“用筷子撥出的面條”還稱為“剔撥股”。又因此面條呈兩頭尖,所以又稱“剔尖”。榆次、祁縣、太原等地人們則把和好的面置於大碗內,用筷子剔撥,面呈魚肚形,所以又稱“撥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