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曾品嘗如東坡肉、廣東荔枝、徐州蜜三刀、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
1、東坡肉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如今香噴噴的豬肉,能做出各色美味。但早在宋朝年間,豬肉卻不怎麽受人待見,和羊肉比起來,地位就是“壹個在天上壹個在地下”。但蘇軾不僅寫了壹首《豬肉頌》,還親自操刀,發明了著名的“東坡肉”,讓豬肉翻了身,成為平民百姓津津樂道的美食。
2、廣東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被貶去嶺南,卻也因禍得福來到了賞食荔枝的天堂。要知道在古代,想要吃到新鮮的荔枝非常不容易,所以才有了“壹騎紅塵妃子笑”的千古名句。
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蘇軾在廣東惠州第壹次吃到了荔枝,忍不住把她喻作仙人:“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又大贊其“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自此,蘇軾對荔枝的愛便壹發不可收拾,多次為她寫詩打call,最有名的就開頭那首《惠州壹絕/食荔枝》,恨不得從此變成嶺南人,幹脆長居於此。
3、徐州蜜三刀
蘇軾在徐州當知州的時候,與友人在放鶴亭上飲酒賦詩。興起時,他拿出壹把新得的寶刀,在飲鶴泉井欄旁的青石上試刀。連砍三刀,都在堅硬的大青石上留下了深深的刀痕,蘇東坡見此十分高興。此時,侍從端來新做的糕點,味道十分可口。蘇軾見糕點表面也有三道浮切的刀痕,就像那塊青石壹般,便取名“蜜三刀”。
從那之後,蜜三刀的大名就流傳開來。直到乾隆爺下江南路過徐州時,點名要吃這道甜點,還禦筆題書“徐州壹絕,欽定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