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這個美食是什麽 ?!!

這個美食是什麽 ?!!

蓧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地區尤其是忻州地區著名的漢族面食小吃,屬於晉菜。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形狀像鬥的容器。也叫“笆鬥”。“栲栳栳”是用蓧面精工細作的壹種面食品,因其形狀象“笆鬥”,民間叫“栳栳”。是用竹篾或柳條編制成的壹種上下粗細壹致的圓框,形狀象鬥,是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壹種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鬥”故得名。在河北省張家口的張北縣,尚義縣,沽源縣,康保縣,崇禮縣,承德市的豐寧,圍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卓資縣、豐鎮市及察哈爾右翼中旗、錫林郭勒盟南部。山西大同市的左雲縣、天鎮縣、陽高縣也比較被大家所歡迎。

蓧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壹。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是將蓧面加壹倍開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壹個,食指卷壹個,做成如“貓耳朵”似的筒狀形,長寸許、薄如葉、色淡黃。做好後,挨個站立並排在籠內酷似蜂窩。然後像蒸饅頭壹樣蒸熟,熟時即香味撲鼻,吃時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湯調和,使人聞之垂涎,胃口頓開,食之香醇異常,回味無窮。

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裏,沒有那好菜飯,只有蓧面栲栳栳,還有那山藥蛋”,生動地描述出山區人民的食俗風情。“蓧面栲栳栳”這種山區普通的雜糧便飯,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歷史。[1]

蓧面栲栳栳,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合,加上“羊肉臊子臺蘑湯,壹家吃著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連康熙皇帝朝拜五臺山時,也以品此為人生快事。若論營養價值,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腦醒目,還可降低現代“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

蓧面栲栳栳和蓧面窩窩其實不是壹種東西!不要誤導了!!!蓧面窩窩什麽樣子?怎麽做?怎麽吃法?土豆蒸熟去皮,搗到十分勁道方可,然後和上燙好的蓧面,兩種東西揉到壹起。然後捏成長條形玉米煮疙瘩的形狀,然後上籠屜蒸熟。吃法是辣子熗鍋醋湯,夾壹口蓧面窩窩沾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