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燜鍋的由來?

燜鍋的由來?

“禦香七品燜鍋”源自於清末宮廷禦膳名肴“七品燜鍋”,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垂青的佳肴之壹。

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八月,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焚燒圓明園,慈禧太後以“西狩”為名,攜光緒帝逃往西安。據說,途中在壹七品縣令府中歇息用餐時,因是倉惶出逃,故吩咐縣令無須太多講究,盡快做好,得此吩咐,府中廚師便以肥羊肉為主料,配以其它主輔料、醬汁,壹鍋而燜。上桌後香氣撲鼻,頓感垂涎,食後口味獨特、口感香嫩延綿。慈禧竟忘自己此時處境,頓時精神倍增,大加贊賞,並得知此菜為“燜鍋羊肉”,聲稱要將該廚師招入禦膳房。

時隔壹年有余,慈禧回到北京,稍作安頓,既使洋人步步緊逼,也不忘自己享用,果真命人將那縣令府中廚師招入禦膳坊,專門為她制作這道燜鍋菜肴供她食用。

此廚師乃福建張姓人氏,後來張廚師利用宮廷中更加優良的菜品、用具,潛心研究改良,不斷地制作出了各種不同品種的燜鍋系列菜肴,慈禧吃後逐壹稱贊。逐漸成為了慈禧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壹道菜系,壹日慈禧將此菜肴舉薦給光緒帝品嘗,光緒食後也大加贊賞,隧將其列為皇宴用菜,賜名“七品燜鍋”。

擴展資料

燜鍋,不拘泥於傳統,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釀制新配方、應用新工具、創造新吃法,把燜鍋與涮、湯結合起來,順應了新時代,創造了新模式,滿足了人們新吃法,開拓了新市場,安徽區域創新由為突出,不僅可以燜著吃,還可以吃完之後加入高湯,湯菜,涮菜。

新鮮爽嫩—,因為燜,生水下料,壹燜到底,中途不揭蓋、不翻炒,肉、菜、佐料等不受空氣幹擾,故不走味,新鮮如故,美味爽口 方便快捷——燜鍋,采用現代化高效電爐具,只需幾分鐘,壹鍋美味佳肴便沸騰而出,既滿足了人們營養方便快捷的飲食理念,又符合現代化效率省時省事的要求。

百度百科-燜鍋 (地道美食)

百度百科-禦香七品燜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