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骨500克,直通骨1000克,尾脊骨500克,碎骨500克,蔥結1小紮,生姜1小塊,黃酒50克,清水5公斤。
≮美食做法≯
1、將扇子骨、直通骨、尾脊骨、碎骨洗凈,然後投入開水鍋燒開後轉小火煮10分鐘。
2、將骨頭取出,放入溫熱水中,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頭縫裏的血沫、雜質,都要抹掉。
3、然後將直通骨劈斷,劈開兩片,出盡骨髓,放在鋼精鍋中,用細網篩過濾原湯,加入蔥、姜、酒,用大火燒開,再壹次撇去浮沫,轉小火燉至 3小時後出湯,即好。
4.壹般豬肉骨頭湯能連續用,家庭中可煮9-10小時,可取用2-3次,至扇子骨已酥化,骨頭顏色呈灰暗色,湯質鮮味、脂肪營養已用盡為止。顏色:湯清而漂油。
煮骨頭湯時加壹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於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煮的時候中途千萬不要加冷水,以免湯的溫度突然下降導致蛋白質和脂肪迅速凝固變性,影響營養和味道。
還有最好用冷水煮。如果壹開始就往鍋裏倒熱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裏外層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裏;另外,不要過早放鹽,鹽會使肉裏含的水分很快跑出來,也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蔥、姜和酒等佐料不要放得太多,適量就好,否則會影響湯汁本身的鮮味。
如果覺得骨頭湯就這樣喝太油膩,可以加點海帶或者冬瓜、蘿蔔,就不會膩了。還可以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壹下,然後撒入湯內,也可去除油膩。
在煮湯的過程中要註意撇去湯面上的浮末、浮油,否則最後煮出來湯會很難看。
還有,要想湯清、不渾濁,必須用微火燒,使湯只開鍋、不滾騰。因為大滾大開,會使湯裏的蛋白質分子凝結成許多白色顆粒,湯汁自然就渾濁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