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山西美食刀削面是怎麽來的?

山西美食刀削面是怎麽來的?

刀削面的由來: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品種繁多,吃法獨特,風味各異。山西著名的面食有刀削面、拉面、搟面、挑尖、挑魚、河漬、貓耳朵、揉面皮、拉片、刀拉面、搓魚、推窩、走魚、抿面、搟面。刀削面也叫“飛來刀削面”,把刀削面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刀小面的刀飛快的飛進鍋裏,中間形成壹條白色的弧線,視覺效果壹絕。有人形象地描述過刀削面:壹片葉子掉進鍋裏,另壹片葉子浮起來,另壹片葉子離開水面,銀魚掉進水裏,柳葉騎在樹梢下。"

刀削面已經流傳了幾百年了。據說蒙古韃靼人占領了中原,建立了元朝。為了防止百姓造反,統治者沒收了各家各戶的金屬器皿,並做出相關規定:十戶壹把菜刀。切菜和做飯輪流使用,然後還給韃靼人保管。

壹天中午,壹個老大爺的老伴把面條做成面團,讓他去拿菜刀。結果刀被收走了,老人只好回家等著。誰知老人剛出韃靼門,就被什麽東西觸動了。他低頭壹看,發現那是壹塊薄薄的鐵,於是他悄悄地把它撿起來,放在懷裏。回家後鍋壹直響,全家等著吃面條,刀卻沒拿回來,老人急了。

突然,他想起了懷裏的鐵片,拿出來說:“用這個鐵片切飛機!”"我老婆壹看,鐵片又薄又軟,就嘟噥道:"這麽軟的東西怎麽能削面呢?”老人生氣地說,“動不了就砍。“‘剁’字讓我老婆想起了她把面團放在木板上揉的情景。她左手拿起,右手拿著鐵片,站在鍋邊把面條“剁”進開水鍋裏。壹塊塊面條掉進鍋裏,煮熟,撈出來放到碗裏,澆上鹵水給老人吃。老人壹邊吃壹邊誇。就這樣,壹傳十,十傳百,傳遍了三晉大地,受到了人們的青睞。

後來“鳳陽”朱元璋統壹了中國,建立了明朝。這種“刀削面”在商販中流傳,幾經改良,成為今天風味獨特的刀削面。

刀小面用刀切,刀切出來的葉子中等粗細。鋒利的邊緣,形狀像柳葉;入口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面食愛好者的喜愛。它與北京的打鹵面、山東的逸夫面、河南的烤魚面、四川的擔擔面並稱為五大著名面食,久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