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美食家蘇軾品嘗過烤羊脊骨。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著名的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詩人和思想家,是宋代文學史上的巨匠。他的文學作品,涉獵廣泛,形式多樣,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壹。
蘇軾的文學創作,不僅富有思想性和藝術性,同時也充分展現了他的美食情懷。他在《東坡誌林》中記載了大量有關食文化的獨到見解,其中不乏對美食的精彩描述。蘇軾在黃州時期他開墾荒地,種出各種蔬菜,並親自烹飪,品嘗自己的佳作,豐富了他的“黃州菜單”。
蘇軾的烹調技藝高超,對美食有著獨特的理解和見解。他曾用“東坡肉”來形容自己的烹飪技藝,這道菜經過他的手,便變得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味撲鼻,深受人們的喜愛。此外,他還擅長制作豆腐、涼粉等美食,用料考究,制作精細,風味獨特。
蘇軾的美食理念深受後人推崇,他的烹調技藝也成為了中華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東坡肉”、“東坡豆腐”、“東坡涼粉”等佳肴,不僅成為了黃州的特色美食,也成為了中華美食文化的經典之作。
應考趣聞: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以壹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賞識,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贊賞,欲拔擢為第壹,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後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
到了禮部復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壹。關於《刑賞忠厚之至論》中的內容:“臯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當時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歐陽修問蘇軾出於何典。蘇軾答:“曹操滅袁紹,以紹子袁熙妻甄宓賜子曹丕。歐陽修聽畢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