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灌湯包哪裏可以學

灌湯包哪裏可以學

灌湯包最大的特點是薄皮餡多,湯汁豐富,味香濃郁。灌湯包最早出現在開封,在北宋時期已有售賣,當時稱之為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在吃法上開封還有這樣壹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灌湯包在家制作也不難,特別是面皮的制作,很適合不會發面的朋友們。除了熬豬皮凍比較費時以外,餡料還是比較好調制的,只要時間充足就行。下面我們來看看在家如何制作灌湯包!

食材:面粉、豬皮、豬肉、香蔥、生姜、八角、豬油、雞蛋、溫水

調味品:食鹽、白糖、胡椒粉、生抽、老抽、料酒

步驟壹:鍋中加清水放入豬皮燒開,撈出豬皮趁熱刮掉多余的油脂和豬毛,然後清洗幹凈後切成小丁。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八角、料酒、蔥白、姜片、鹽和胡椒粉,再倒入豬皮丁,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肉皮化在湯水裏,關火後撈出香料然後倒出晾涼,放入冰箱冷凍。

步驟二:將後腿肉剁成細泥的肉末,生姜和小蔥切末放入肉餡中,加入適量的鹽、白糖、生抽、料酒和胡椒粉,在加入少量的老抽調色,打入兩個雞蛋可以使肉餡更嫩滑,順著壹個方向攪拌上勁。

步驟三:將凝固的肉皮凍切成小丁,放入肉餡中,攪拌均勻,再放入冰箱中冷藏半小時。

步驟四:取適量的高筋面粉,加入溫水和成壹個偏軟的面團,面粉和水的比例約為2:1。將和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來回的揉搓,直到面團表面光滑。把面團包上保鮮膜,松弛二十分鐘。

步驟五:把松弛好的面團搓成長條狀,用手或者刀切的方式下劑子,劑子約三十克每個。將劑子撒上幹面粉後按扁,然後搟成圓形面皮。

步驟六:從冰箱裏取出包子餡料,再取壹張面皮,放入適量的餡料,收口時不要將口收緊了,要留小指頭大小的洞,專業的叫鯽魚口。目的是讓包子在蒸的過程中透氣,防止在蒸的過程中湯汁太多,包子皮炸開導致湯汁流出來。

步驟七:將包好的包子放入蒸屜中,留好間隙防止蒸好的包子體積變大粘粘在壹起。冷水上鍋,上汽後蒸十分鐘,時間到了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