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吃什麽
說到古代人吃什麽啊,其實最早的年代吃什麽都是生吃。具體介紹壹下商周時期的飲食文化化,商周時期人吃飯也就六種方式,燉,煮,煎,炸,蒸,烤。主要食材是五谷麻、黍、稷、麥、菽,和動物的肉類,以及壹些當時中國有的蔬菜。對於當時的統治者而言吃的花樣還是有的,只不過三千年前周天子的花樣其實放在今天也挺普通的。周禮的天官有記載,周天子吃的飯,叫八珍。“八珍”是周天子的專用食物,放到今天有點普通,但是那時候絕對是奢華的食物。第壹個,叫“淳熬”、第二個叫“淳母”,這兩個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蓋澆飯。就是把煎熟的肉醬,澆在黃米或者稻米做米飯上。這個算是當時周朝皇帝的主食。第三道,和第四道叫炮豚和炮牂。這兩個比較高端。比較難弄,就是把豬或者羊殺死,掏去內臟,把棗塞到動物的肚子裏,用蘆葦壹包,外面裹壹層泥,然後放在火中燒烤。烤完了把外面泥巴弄掉然後裹壹層稻米粉弄得糊,壹炸,把炸好的豬,或者羊取出來,鼎裏,鼎壹定要小,然後鼎力擺上香料。再把小鼎放在壹個大湯鍋裏,這個湯就是不會超過小鼎的。只要他的味兒,不要他的湯。然後放好,蒸三天以後,把小豬小羊取出來,割肉,蘸醬吃。還有壹個叫搗珍,取牛,羊,鹿,這種食草動物的裏脊肉,割下來,用棒子捶打,然後把筋腱哪些的都去掉,搗碎,做成肉蓉。然後直接把肉蓉下鍋裏煎。第六種叫“漬”,這個就是用酒把生牛肉泡壹晚上,第二天早上蘸料生吃。第七個叫“熬”,類似咱們今天內蒙的風吹牛肉。第八珍叫“肝膋”,主要原材料是狗的肝,用動物油烤熟,再用狼胸脯的脂肪切碎和米糊混著壹起吃·····最後壹個吧,反正我是感覺我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