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在古代的時候這裏的和尚很饑餓沒飯吃。在天空突然來了群大雁,給和尚們帶來了食物,和尚們為紀念,起名西安大雁塔。
相傳是玄奘大法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壹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壹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壹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臺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面至塔頂高64米。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
要看中國的五百年,請到北京;要看中國五千年,請到西安”,看到這就應該知道西安歷史的悠久,西安曾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也是中國七大古都之壹,更與雅典、開羅、羅馬壹起被譽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古稱長安。
相傳在玄奘法師西天拜佛求經的路途中,有壹天走在大漠裏的時候遇上風沙,迷失方向。糧食和水所剩無幾,眼看就要陷入絕境。但玄奘法師依然淡然盤膝而坐,念經呼法號。這時飛來壹只大雁,法師跟隨這只大雁走出了荒漠,找到了水源。所以玄奘法師對大雁充滿感激之情。回國後修建大慈恩寺的時候,就將塔命名為“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