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是將熟糯米飯放到石槽裏,用石錘或者蘆竹搗成泥狀制作而成,壹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南方各族中經常可見到這道小吃,是中國南方廣泛流行的美食。
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節前必做的食物。有的地方將糍粑制作成圓形,有大有小,象征著豐收、喜慶和團圓。有的地方又稱為年糕,這壹名稱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們常說:“年糕,年糕,年豐壽高”。
糍粑的制作方法
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過特質石材凹槽沖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費力,但是做出來的糍粑柔軟細膩,味道極佳。有純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與小米拌和做的,還有玉米與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還用粘米與糯米磨成粉,倒在壹種用木雕模做的,模內刻有圖案花紋,俗稱“脫粑”。糍粑的制作非常費人力,必須要幾個人壹起才能制作完成。
糍粑的吃法
壹般是用炭火烤,叫燒粑粑,用青菜湯下粑粑片,叫煮粑粑,與臘肉炒,叫炒粑粑。粑粑做得多,壹時吃不完的就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內,這樣可以儲藏2到3個月都不會壞,到插秧時候有粑粑吃。有些愛講究的土家人,還用蓼竹葉包成1對1對的,在粑粑內放有芝麻和糖,吃起來又甜又香,俗名叫“蓼葉子粑粑”。
結束語:小雪節氣,陰氣下降,陽氣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此時人們應該註意禦寒保暖,養生註重合理飲食、溫補益腎,而糍粑熱量較高,正可以在寒冬體虛之時,幫助人們補充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