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廣西,我們廣西在春季有以下應季美食,歡迎來品嘗。
五色糯米飯
吃膩白米飯,這次換點新鮮好看的。首先打頭陣的是三月三必不可少的壯族美食——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又稱五色飯、烏飯,在邕寧、武鳴、賓陽等地頗為流行。每年的三月三、九月初九、清明節、四月初八等節日,家家戶戶必做此飯,祭祖祭先人,用五色糯米飯來表示對逝者對祖先的壹種追思之情,希望祖先保佑家人平安。
艾葉青團
廣西人也吃青團,但我們把它叫做“艾葉糍粑”。艾葉剁碎煮水,然後過濾加糯米,裏面的餡不是豆沙,主要是花生芝麻白糖,也可以放紅豆。在廣西,10個人裏就有6個是壯族。在壯族傳說中,農歷三月三是始祖布洛陀誕辰日,因此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做艾葉糍粑和五色糯米飯,男女老少還會穿上壯族的傳統服飾,唱山歌,舉辦隆重的祭祖活動。
鹹雞
此“雞”非彼“雞”,在客家族裏鹹雞作為女子出嫁之後的回門禮,寓意著娘家人希望女兒幸福飛向更好未來,像鳳凰壹樣,故鹹雞油炸的步驟被稱為鳳凰“涅槃”。
鹹雞主料是粑粉,通過揉、搓、煮、切、凹造型、上色,再下油鍋,鹹雞就飛上餐桌變“鳳凰”啦。這樣嘎嘣脆、壹口酥,
燕子花粑粑
在我們廣西資源,龍勝,全州,興安,以及周邊的湖南邵陽市各縣,都有做念慈花粑粑的習慣。只是各地對這種花的稱呼不同而已,也有叫燕子花,意思都壹樣,反正都是同壹種花。想做念慈花粑粑,就得去地頭摘那些又鮮又嫩的念慈花,挑壹個天晴暖和,春風習人的日子,挎上小菜籃,叫讓幾個小夥伴,看到地頭有念慈花,就輕輕將花葉采下來,當采到壹斤到兩斤左右時,就可以回家,回來後,將所采的念慈花清洗幹凈,除去雜質,備用。除了蒸,還能油炸成團子,隔壁小孩都被饞哭了~